超越有機標章的自然農法
講師:倪禮豐(花蓮農改場土壤肥料研究室主持人)
文:倪禮豐 圖:王玉華
緒言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民眾對農產品安全與品質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標榜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與肥料的有機農業也就應運而生。然而,有機的重要精神是在對環境友善、永續地利用土地與資源、提供安全與健康的食物,而並非只是「有機資材取代化學資材」而已。台灣現行的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僅將可用與禁用的資材表列讓農民遵行,若不當操作下,雖然表面符合規定,但施肥過量、不均衡、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問題依然可能存在。
在日本及韓國即有一些人,嘗試以不同於有機農業國家標準的想法及作法,生產更對環境友善、更符合自然法則、更安全與更健康的食物,並藉此推廣自己的理念,希望帶給全人類幸福與快樂。筆者有幸於2006年及2007年,連續二年出國觀摩學習,參訪了施行「自然農法」的日本岡田茂吉協會 (MOA, Mokichi Okada Association) 、施行「循環農法」的日本山岸會 (Yamagishi kai)、及由趙漢珪 (Cho, Han kyu)先生所創立的韓國Janong自然農法研究協會 (Janong Natural Farming Research Institute)。以下針對上述團體分別簡單介紹,希望能帶給國內有機農業不一樣的觀念,作為未來推行有機農業,甚至有機觀光休閒農場的參考。
MOA與自然農法簡介
MOA為英文Mokichi Okada Association的縮寫,顧名思義是由岡田茂吉大師(Okada, Mokichi, 1882-1955)所創立,其宗旨乃是追求全人類的身心靈健康幸福,建立一個真善美的世界,而農業即負責提供這個理想世界的人健康、有能量的食物來源。「自然農法」的想法是由岡田大師於1935年提出,同時開始著手試驗工作,精神上主張讓作物、土壤與環境發揮出其本身自然的力量,人力只是從旁協助。MOA有一類似中國陰陽五行的獨立哲學系統,即自然界乃由火、水與土三種力量控制,在日本國內也同時以宗教(世界救世教)的形式推廣流布,因篇幅有限故不再在此贅述。
控制營養 病蟲、天敵與作物自然平衡
「自然農法」原名「無肥料栽培」,因其施肥目的並不是直接提供植物所需的養分,而是使土壤鬆軟,讓作物的根系充分生長,使作物與土壤的力量得以發揮。施用堆肥雖然可以直接提供植物營養,但營養太好反而容易引起病蟲害,故仍應以改良土壤為重點。面對病蟲害時,不以消滅為主要手段,而是以控制營養(尤其是氮肥),使病蟲、天敵與作物三者間自然達成平衡。作物品種選育方面,理想上希望個體農戶依其土壤及氣候條件,自行選種與留種,但僅少數農民可以勝任,故於南至沖繩、北至北海道設置實驗農場,集中進行品種試驗,為附近的農民服務,其中位於伊豆半島的大仁農場即最為人所熟知的中央實驗農場。
著重草生栽培 、表土敷蓋
MOA鼓勵農戶以家庭菜園形式小面積實施自然農法,待有初步的成果,建立充分的信心後,再擴大實施面積。慣行栽培習慣將作物殘體移除栽培區,主要目的是避免病蟲害的傳播及延續;然在自然農法的觀念則是向自然學習,不但盡可能落葉歸根或草生栽培,極少讓表土裸露。在敷蓋量不足時,甚至刻意栽培如裸麥等作物以為敷蓋材料,不但涵養土壤有機質,更可有防草、防風與保溫的功效。
MOA在2001年通過國家認證,成為「有機JAS」的驗證機構之一,但因為自然農法的理念與條列式的有機農法有相當大的差異,故於2004年退出「有機JAS」,獨立以「自然農法」認證體系召募會員與發給標章。現行認證標準仍沿用與「有機JAS」相同對「土地」的驗證,未來目標則為回歸精神面,希望能對「人」作認證。
自然農法 挑戰連作障礙
連作是自然農法的精神中另一違反常理的做法。一般看法連作會造成病蟲害的延續及營養偏差消耗等問題,但自然農法秉持日本人「專心」的民族性,延伸到土地也應該專心生產同一種作物。芋、茄子、青椒和高麗菜等多種一般認為連作障礙嚴重的作物,在大仁農場家庭菜園示範區內進行的試驗結果顯示,只要經過 4至5年的連作之後,其產量及品質皆會回復原有的水準,甚至超前。兒玉支部擁有超過40年自然農法經驗的須賀家族亦表示,「只要」連作約7至8年,土壤與作物間即可達成平衡,降低許多管理的人力。這對現在急功近利的社會而言,實值得人深省。
自然農法茶樹栽培研究的歷史很長,即是聞名遐邇,有著深達1公尺以上深厚鬆軟土層的「景點」所在。該茶園24年以來,每年在其土表敷蓋超過10公分以上的修剪枝葉,已使田區土壤高出路面約10公分,而且已超過10年沒有再施用任何形式的肥料,產量及品質仍可維持水準之上。相較於台灣的茶園,植株下表土裸露,修剪後還要耗費大量人工清理園區,施用殺草劑保持田區的「乾淨」,若排除病蟲害的問題,自然農法茶樹栽培似乎更有效率。
MOA現在約300個行政單位(市或郡)有自然農法的普及會(即產地支部),理想是在日本國內達到「一村一支部」的規模。所謂普及會,是有點類似產銷班的組織,但不僅限生產者,消費者、當地的學者及與MOA理念相同的人都可以參加。普及會每個月定期集會一次,由普及員召集並由會員專題報告及經驗分享,透過團體的力量與知識的交流提昇農作物生產技術。產地支部的普及員有相當比例是自財團法人微生物應用技術研究所下所設的「自然農法大學校」畢業。
MOA在日本國內擁有相當數量的會員,若加上岡田哲學的信者(世界救世教),人數可能超過千萬,非會員的消費者亦相信其產品安全衛生又自然健康,在各大城市也設有直營門市。因此,自然農法的產品沒有銷路問題。
山岸會與循環農法簡介
山岸會由山岸巳代蔵 (Yamagishi, Miyozo, 1901-1961) 所創,其宗旨為謀求自然與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質、健康、親密感情及安定舒適的社會,故又名「幸福會」。二次世界大戰後,山岸先生以其特殊的「山岸式養雞法」起家,希望供應日本人民平價的蛋白質來源-雞肉及雞蛋,後來加入牛與豬的養殖,發展成以畜產為經濟中心的「循環農法」村,其禽畜廢棄物經處理後供給週遭農地所需的養分,而週遭農地所生產的農產品、副產品及廢棄物又成為禽畜食料的一部分,成為一幾乎完全零廢棄的循環系統。
循環農法 畜產為經濟中心
第一處像這樣子的農村,是在二次戰後由山岸先生與20幾位有著相同理念的朋友所集資,在位於三重縣伊賀市成立的「春日山實顯地」,其中「實顯地」意指實際顯現理想社會的地方。在實顯地中,每一個成員以「一體」與「無所有」的理念維持農業的生產與村民的生計,透過「零位思考」與「研鑽」運作,過著自給自足的快樂生活。村內有中央廚房、中央洗衣廠及中央澡堂,大家一起吃飯,一起洗澡,一起住在宿舍,數十輛的汽車依需求自由選用,每個人各盡其能,各取所需,透過討論協調公共事務,實現如大同世界般的山岸主義(Yamagishizm)社會。現在在日本國內約有30個實顯地,以位於豊里的實顯地人數最多,擁有自辦以教授農業技術為主的學校,春日山人數則次之,另外亦在如美國等9個國家也有相同的理想家園實顯地,彼此間維持良好的聯繫。
山岸式養雞法以成本低、效率高及雞隻自然健康著稱,每間雞舍有100隻母雞和4隻公雞。春日山與豊里實顯地的養雞事業以蛋雞為主,雞舍的墊料以大量的乾燥稻殼為主,混合一些前期的廄肥,與年輕雞隻同時進入雞舍,也與年老的雞隻同時在三年後清理,中間並不清除。所清除的廄肥除了村內自用之外,多餘的部分直接送到「地元用堆肥置場」,由附近的農民自由取用。
山岸會豊里與春日山實顯地的養牛事業以產乳為主,肉牛的數量比較少。其所需的飼料30%是本身種植的牧草或農產廢棄物,40%是日本國內所產的農產品,只有不到30%是進口資材。牛廄的墊料是樹皮、木屑及腐熟牛糞堆肥。佔總量85%以上的樹皮與木屑由附近的伐木廠無償提供,可以保持墊料的通氣與乾爽,氣溫低時更有保溫的效果。添腐熟牛糞堆肥,一方面有接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調節墊料的保水性與物理性。乳牛欄下的墊料每日需以人力拌鬆耙平,待無法再加收水分時,即以鏟裝機移至堆肥場處理。
物資交換 落實零廢棄物
豬肉的生產亦是山岸會很重要的事業之一。春日山的飼養方式相當耗費人工,從餵食到清理全都以人力進行。飼料以米糠為主的自行調配乾料為主,輔之以廚餘、農產廢棄物與各地收集來的過期食品,如麵包等,因此村落內完全沒有廚餘與果菜廢棄物等處理問題。
雞糞廄肥、牛糞堆肥與豬糞堆肥除了一部分自用外,大部分與當地農民交換可用物資,剩下的部分則為商品,以低價販售至外地。所謂交換,乃農民依需求使用這些堆肥產品,待農作物採收後,將其廢棄物,如稻殼、稻稈、廢棄菜葉等回饋給實顯地,數量上全憑自由心證以物易物,無金錢上的往來。
山岸會的耕地以栽培果樹與蔬菜為主,水稻面積所佔比例不大,可能與前二者單位面積產值較高且需肥量較大有關。山岸式循環農法的精神是依所擁有的土地需肥量來計算飼養的禽畜數量,但慢慢隨著養殖規模愈來愈大,本身所擁有的土地無法將畜產廢棄物完全消化,就逐漸演變成現在這種以畜產為中心的體系,主要的產品為肉品及乳品,作物生產反而所佔比例較低,甚至還有剩餘的堆肥成品可以商品化販售。
自製堆肥 蔬果減藥種植
蔬菜大多在溫室內栽培,種類以短期葉菜類為主,果菜類則以番茄為代表。日本緯度較高,冬季氣溫甚至低於冰點,一般蔬菜作物無法生長,而設施中溫度較高,白日溫差可能大於20℃,再加上燃燒天然氣為暖氣,故可延長生長季。因蔬菜生產以供應內需為主,故大多以少量多樣並連續栽培,常可見到同一間溫室中的小葉菜類,從剛播種到正在採收的生育期都有。番茄在其專業管理下甚至可以採收超過一年以上。作物所施用的肥料皆以自產的堆肥為主,並依個別作物與不同生育期的營養需求,施用相對少量的化學肥料補充,堪稱合理化施肥的典範。設施內亦很少使用藥劑防治病蟲害,如短期葉菜類僅在種植作物前施用一次化學農藥消毒,番茄則視情況用藥;果樹因為露地栽培,又為長期作物,故病蟲害防治與一般慣行農法類似,然整體來說,用藥量相對地低。
山岸會的產品以肉品及乳品為主,因消費者相信其產品安全衛生又自然健康,故銷路無太大問題,在各大城市(主要在關西)市場皆可見,在豊里實顯地更有自己的直營販賣處。蔬果產品因以供應內需為主故數量不大,然仍有許多人慕名而成為活用者(即契約客戶),以定期宅配的方式送至住宅。
講師:倪禮豐(花蓮農改場土壤肥料研究室主持人)
文:倪禮豐 圖:王玉華
緒言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民眾對農產品安全與品質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標榜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與肥料的有機農業也就應運而生。然而,有機的重要精神是在對環境友善、永續地利用土地與資源、提供安全與健康的食物,而並非只是「有機資材取代化學資材」而已。台灣現行的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僅將可用與禁用的資材表列讓農民遵行,若不當操作下,雖然表面符合規定,但施肥過量、不均衡、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問題依然可能存在。
在日本及韓國即有一些人,嘗試以不同於有機農業國家標準的想法及作法,生產更對環境友善、更符合自然法則、更安全與更健康的食物,並藉此推廣自己的理念,希望帶給全人類幸福與快樂。筆者有幸於2006年及2007年,連續二年出國觀摩學習,參訪了施行「自然農法」的日本岡田茂吉協會 (MOA, Mokichi Okada Association) 、施行「循環農法」的日本山岸會 (Yamagishi kai)、及由趙漢珪 (Cho, Han kyu)先生所創立的韓國Janong自然農法研究協會 (Janong Natural Farming Research Institute)。以下針對上述團體分別簡單介紹,希望能帶給國內有機農業不一樣的觀念,作為未來推行有機農業,甚至有機觀光休閒農場的參考。
MOA與自然農法簡介
MOA為英文Mokichi Okada Association的縮寫,顧名思義是由岡田茂吉大師(Okada, Mokichi, 1882-1955)所創立,其宗旨乃是追求全人類的身心靈健康幸福,建立一個真善美的世界,而農業即負責提供這個理想世界的人健康、有能量的食物來源。「自然農法」的想法是由岡田大師於1935年提出,同時開始著手試驗工作,精神上主張讓作物、土壤與環境發揮出其本身自然的力量,人力只是從旁協助。MOA有一類似中國陰陽五行的獨立哲學系統,即自然界乃由火、水與土三種力量控制,在日本國內也同時以宗教(世界救世教)的形式推廣流布,因篇幅有限故不再在此贅述。
控制營養 病蟲、天敵與作物自然平衡
「自然農法」原名「無肥料栽培」,因其施肥目的並不是直接提供植物所需的養分,而是使土壤鬆軟,讓作物的根系充分生長,使作物與土壤的力量得以發揮。施用堆肥雖然可以直接提供植物營養,但營養太好反而容易引起病蟲害,故仍應以改良土壤為重點。面對病蟲害時,不以消滅為主要手段,而是以控制營養(尤其是氮肥),使病蟲、天敵與作物三者間自然達成平衡。作物品種選育方面,理想上希望個體農戶依其土壤及氣候條件,自行選種與留種,但僅少數農民可以勝任,故於南至沖繩、北至北海道設置實驗農場,集中進行品種試驗,為附近的農民服務,其中位於伊豆半島的大仁農場即最為人所熟知的中央實驗農場。
著重草生栽培 、表土敷蓋
MOA鼓勵農戶以家庭菜園形式小面積實施自然農法,待有初步的成果,建立充分的信心後,再擴大實施面積。慣行栽培習慣將作物殘體移除栽培區,主要目的是避免病蟲害的傳播及延續;然在自然農法的觀念則是向自然學習,不但盡可能落葉歸根或草生栽培,極少讓表土裸露。在敷蓋量不足時,甚至刻意栽培如裸麥等作物以為敷蓋材料,不但涵養土壤有機質,更可有防草、防風與保溫的功效。
MOA在2001年通過國家認證,成為「有機JAS」的驗證機構之一,但因為自然農法的理念與條列式的有機農法有相當大的差異,故於2004年退出「有機JAS」,獨立以「自然農法」認證體系召募會員與發給標章。現行認證標準仍沿用與「有機JAS」相同對「土地」的驗證,未來目標則為回歸精神面,希望能對「人」作認證。
自然農法 挑戰連作障礙
連作是自然農法的精神中另一違反常理的做法。一般看法連作會造成病蟲害的延續及營養偏差消耗等問題,但自然農法秉持日本人「專心」的民族性,延伸到土地也應該專心生產同一種作物。芋、茄子、青椒和高麗菜等多種一般認為連作障礙嚴重的作物,在大仁農場家庭菜園示範區內進行的試驗結果顯示,只要經過 4至5年的連作之後,其產量及品質皆會回復原有的水準,甚至超前。兒玉支部擁有超過40年自然農法經驗的須賀家族亦表示,「只要」連作約7至8年,土壤與作物間即可達成平衡,降低許多管理的人力。這對現在急功近利的社會而言,實值得人深省。
自然農法茶樹栽培研究的歷史很長,即是聞名遐邇,有著深達1公尺以上深厚鬆軟土層的「景點」所在。該茶園24年以來,每年在其土表敷蓋超過10公分以上的修剪枝葉,已使田區土壤高出路面約10公分,而且已超過10年沒有再施用任何形式的肥料,產量及品質仍可維持水準之上。相較於台灣的茶園,植株下表土裸露,修剪後還要耗費大量人工清理園區,施用殺草劑保持田區的「乾淨」,若排除病蟲害的問題,自然農法茶樹栽培似乎更有效率。
MOA現在約300個行政單位(市或郡)有自然農法的普及會(即產地支部),理想是在日本國內達到「一村一支部」的規模。所謂普及會,是有點類似產銷班的組織,但不僅限生產者,消費者、當地的學者及與MOA理念相同的人都可以參加。普及會每個月定期集會一次,由普及員召集並由會員專題報告及經驗分享,透過團體的力量與知識的交流提昇農作物生產技術。產地支部的普及員有相當比例是自財團法人微生物應用技術研究所下所設的「自然農法大學校」畢業。
MOA在日本國內擁有相當數量的會員,若加上岡田哲學的信者(世界救世教),人數可能超過千萬,非會員的消費者亦相信其產品安全衛生又自然健康,在各大城市也設有直營門市。因此,自然農法的產品沒有銷路問題。
山岸會與循環農法簡介
山岸會由山岸巳代蔵 (Yamagishi, Miyozo, 1901-1961) 所創,其宗旨為謀求自然與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質、健康、親密感情及安定舒適的社會,故又名「幸福會」。二次世界大戰後,山岸先生以其特殊的「山岸式養雞法」起家,希望供應日本人民平價的蛋白質來源-雞肉及雞蛋,後來加入牛與豬的養殖,發展成以畜產為經濟中心的「循環農法」村,其禽畜廢棄物經處理後供給週遭農地所需的養分,而週遭農地所生產的農產品、副產品及廢棄物又成為禽畜食料的一部分,成為一幾乎完全零廢棄的循環系統。
循環農法 畜產為經濟中心
第一處像這樣子的農村,是在二次戰後由山岸先生與20幾位有著相同理念的朋友所集資,在位於三重縣伊賀市成立的「春日山實顯地」,其中「實顯地」意指實際顯現理想社會的地方。在實顯地中,每一個成員以「一體」與「無所有」的理念維持農業的生產與村民的生計,透過「零位思考」與「研鑽」運作,過著自給自足的快樂生活。村內有中央廚房、中央洗衣廠及中央澡堂,大家一起吃飯,一起洗澡,一起住在宿舍,數十輛的汽車依需求自由選用,每個人各盡其能,各取所需,透過討論協調公共事務,實現如大同世界般的山岸主義(Yamagishizm)社會。現在在日本國內約有30個實顯地,以位於豊里的實顯地人數最多,擁有自辦以教授農業技術為主的學校,春日山人數則次之,另外亦在如美國等9個國家也有相同的理想家園實顯地,彼此間維持良好的聯繫。
山岸式養雞法以成本低、效率高及雞隻自然健康著稱,每間雞舍有100隻母雞和4隻公雞。春日山與豊里實顯地的養雞事業以蛋雞為主,雞舍的墊料以大量的乾燥稻殼為主,混合一些前期的廄肥,與年輕雞隻同時進入雞舍,也與年老的雞隻同時在三年後清理,中間並不清除。所清除的廄肥除了村內自用之外,多餘的部分直接送到「地元用堆肥置場」,由附近的農民自由取用。
山岸會豊里與春日山實顯地的養牛事業以產乳為主,肉牛的數量比較少。其所需的飼料30%是本身種植的牧草或農產廢棄物,40%是日本國內所產的農產品,只有不到30%是進口資材。牛廄的墊料是樹皮、木屑及腐熟牛糞堆肥。佔總量85%以上的樹皮與木屑由附近的伐木廠無償提供,可以保持墊料的通氣與乾爽,氣溫低時更有保溫的效果。添腐熟牛糞堆肥,一方面有接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調節墊料的保水性與物理性。乳牛欄下的墊料每日需以人力拌鬆耙平,待無法再加收水分時,即以鏟裝機移至堆肥場處理。
物資交換 落實零廢棄物
豬肉的生產亦是山岸會很重要的事業之一。春日山的飼養方式相當耗費人工,從餵食到清理全都以人力進行。飼料以米糠為主的自行調配乾料為主,輔之以廚餘、農產廢棄物與各地收集來的過期食品,如麵包等,因此村落內完全沒有廚餘與果菜廢棄物等處理問題。
雞糞廄肥、牛糞堆肥與豬糞堆肥除了一部分自用外,大部分與當地農民交換可用物資,剩下的部分則為商品,以低價販售至外地。所謂交換,乃農民依需求使用這些堆肥產品,待農作物採收後,將其廢棄物,如稻殼、稻稈、廢棄菜葉等回饋給實顯地,數量上全憑自由心證以物易物,無金錢上的往來。
山岸會的耕地以栽培果樹與蔬菜為主,水稻面積所佔比例不大,可能與前二者單位面積產值較高且需肥量較大有關。山岸式循環農法的精神是依所擁有的土地需肥量來計算飼養的禽畜數量,但慢慢隨著養殖規模愈來愈大,本身所擁有的土地無法將畜產廢棄物完全消化,就逐漸演變成現在這種以畜產為中心的體系,主要的產品為肉品及乳品,作物生產反而所佔比例較低,甚至還有剩餘的堆肥成品可以商品化販售。
自製堆肥 蔬果減藥種植
蔬菜大多在溫室內栽培,種類以短期葉菜類為主,果菜類則以番茄為代表。日本緯度較高,冬季氣溫甚至低於冰點,一般蔬菜作物無法生長,而設施中溫度較高,白日溫差可能大於20℃,再加上燃燒天然氣為暖氣,故可延長生長季。因蔬菜生產以供應內需為主,故大多以少量多樣並連續栽培,常可見到同一間溫室中的小葉菜類,從剛播種到正在採收的生育期都有。番茄在其專業管理下甚至可以採收超過一年以上。作物所施用的肥料皆以自產的堆肥為主,並依個別作物與不同生育期的營養需求,施用相對少量的化學肥料補充,堪稱合理化施肥的典範。設施內亦很少使用藥劑防治病蟲害,如短期葉菜類僅在種植作物前施用一次化學農藥消毒,番茄則視情況用藥;果樹因為露地栽培,又為長期作物,故病蟲害防治與一般慣行農法類似,然整體來說,用藥量相對地低。
山岸會的產品以肉品及乳品為主,因消費者相信其產品安全衛生又自然健康,故銷路無太大問題,在各大城市(主要在關西)市場皆可見,在豊里實顯地更有自己的直營販賣處。蔬果產品因以供應內需為主故數量不大,然仍有許多人慕名而成為活用者(即契約客戶),以定期宅配的方式送至住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