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與泥鰍共生
稻田養鰍是在種植水稻的同時,養殖泥鰍,水稻為泥鰍遮陽,淨化水質,泥鰍為稻田鬆土,清除蟲害,泥鰍的糞便又為水稻提供了肥料,可以做到“一水兩用,一地兩收”,充分提高土地的綜合產出,是農民穩產增收的好方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進行稻田養鰍,據不完全統計,四川成都、眉山、內江、瀘州、自貢、綿陽等地稻田養鰍面積達到3000畝以上,大部分農民從稻田養鰍中嚐到了甜頭,但也有部分農民由於沒有掌握好稻田養鰍的要領,導致收益較差。為此,記者就稻田養鰍的技術問題請教了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楊壯志,他認為
稻田改造
種稻的稻田要經過改造才能養殖泥鰍,稻田改造的目的是為泥鰍提供一個相對良好的生長棲息環境,以及在曬田、施藥時泥鰍有一個活動、躲避空間。在稻田中開挖溝、氹,一般來講,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形狀根據稻田的大小,分為口字形、田字形和井字形,氹寬1-1.5米,深60-70厘米,一般開在出水口位置,溝、氹相通。
記者:溝、氹佔多少面積呢?
楊壯志:主要根據養殖泥鰍的目標產量定,溝、氹的面積及水體體積決定了泥鰍的承載量,如果畝產200千克泥鰍,在考慮泥鰍生長,曬田,溝、氹的深度等因素的基礎上,則至少在稻田中需要開挖溝、氹的面積為150平米,即佔稻田面積的20%左右。
防逃
泥鰍的逃逸能力較強,進排水口、田埂的漏洞、垮塌,大雨時水漫過田埂等都易造成泥鰍的逃逸,因此,養殖泥鰍的稻田都要加高加固田埂,紮好進排水口,做到能排能灌。
記者:還有其它措施嗎?
楊壯志:有條件的話,在稻田四周圍一圈網片,可以較好地起到防逃的效果。
防敵害
泥鰍的生物敵害較多,種類有水蛇,鴨,烏魚,黃鱔等;青蛙,水鼠,鱉,水蜈蚣、紅娘華等水生昆蟲。在放養鰍種前徹底清塘,清除池邊雜草,保持養殖環境衛生,進水口要用鐵篩網圍攔好,防止野雜魚隨流水進入池中。飼養管理期間,要及時清除生物敵害,嚴防敵害生物侵入,如發現蛙類應及時捕捉,蛙卵要及時打撈乾淨。水鳥也是泥鰍的天敵。
記者:要怎樣防止水鳥對泥鰍的傷害呢?
楊壯志:這裡介紹一個簡單易行的防止方法,在稻田的東西向(或南北向)每隔30厘米打一個相對應的木(竹)樁,每個木(竹)樁高20厘米,打入田埂10厘米,用6磅膠絲線(直徑0.2毫米)在兩兩相對應的兩個木(竹)樁上栓牢、繃直,形狀就像在稻田上面畫一排排的平行線。由於膠絲線抑制了水鳥的飛行動作,就限制了水鳥對泥鰍的捕食。
苗種規格
由於泥鰍幼體在發育過程中要經歷多次變態,到3厘米後,才發育完全,因此,稻田養殖的泥鰍苗規格不能太小,否則影響存活率。建議稻田養殖的泥鰍規格要大於3厘米。
記者:放養多少才合適呢?
楊壯志:放養數量與產量有關。如果設計泥鰍畝產200千克,那麼每畝要放養100-200尾/500克規格泥鰍苗50千克以上。
防病
稻田養殖泥鰍主要有兩種病,一是車輪蟲病,由車輪蟲寄生所致。泥鰍患此病後攝食減少,離群獨遊,嚴重時蟲體密布,如不及時治療,輕則影響生長,重則引起死亡。流行季節為5—8月份。防治方法一是在放養前用生石灰徹底清田消毒;二是用0.7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兩者比例為5:2)合劑全田潑灑。
二是腸炎病,病鰍肛門紅腫、擠壓有黃色粘液溢出,腸內無食物或後段腸有少量食物和消化廢物,腸壁充血呈紅色,嚴重時呈紫紅色。病鰍常離群獨遊,動作遲緩、呆滯,體表無光澤,不攝食,最後沉入池底死亡。水溫25℃-30℃時是發病高峰期,死亡率高達90%以上。防治方法是用大蒜素5克拌入4千克飼料中投餵,連餵3天;或每100千克鰍每天用乾粉狀地錦草、馬齒莧、辣蓼各500克、食鹽200克拌飼料投餵,分上、下午2次投餵,連餵3天。
記者:還有其它病嗎?
楊壯志:在養殖中還發現水黴病、腐鰭病、赤皮病等。應當做好鰍病預防工作,在發現患病後,能做到準確診斷、科學用藥。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施肥和用藥。
一般稻田養鰍只要耘1次田即可,耕田與施肥綜合進行。施肥的原則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且少量多次。
記者:基肥和追肥需要施用多少合適呢?
楊壯志:每畝田每季稻施基肥500公斤,視水質情況施追肥,追肥畝施尿素7公斤或混合肥5公斤。化肥不能使用氨水和碳銨,否則會造成泥鰍中毒。
稻田出現病蟲害時,宜選用對症高效低毒的農藥。如防病除蟲可使用杜邦康寬,除草可使用神除2號。下雨前不要施農藥,在噴灑農藥前適當加深田水,以稀釋落入水中農藥的濃度,施藥時噴嘴要斜向稻葉或朝上,盡量將藥噴在稻葉上,以利提高防治病蟲效力,同時又可減少藥物落入水中對泥鰍造成危害。
記者: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楊壯志:由於是稻鰍共生養殖,在水稻用藥時,必須考慮到不能對泥鰍造成傷害,還要保證泥鰍的食用安全性,如農業部規定的禁用漁藥就絕對不能在稻田中使用。
飼養
泥鰍為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中以昆蟲幼蟲、水蚯蚓、底棲生物、小型甲殼類動物、植物碎屑、有機物質等為食。在稻田養殖時,泥鰍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裡的天然餌料,但由於要追求一定的泥鰍產量,光天然餌料是不夠的,還需要投餵人工飼料。建議投餵浮性顆粒飼料,日投餵2次,上午9-10時、下午5-6時。
記者:每次投餵多少呢?
楊壯志:投飼量一般按泥鰍總體重的3%—5%計算,上午投餵日餌量的40%,下午投餵日餌量的60%。也可按泥鰍實際的吃食情況而定,每次投餵的餌量以2小時吃完為標準。還有就是飼料的粗蛋白含量要達到35%以上才能滿足泥鰍的生長需要。
稻田養鰍除了重點把好以上七關外,還要加強日常管理。在養殖過程中,要經常加註新水,特別是在高溫季節中,要加深水位,防止缺氧浮頭,做好每日巡視田塊、檢查攝食狀況等。
本報記者 周金泉 採訪整理
作者:周金泉
稻田養鰍是在種植水稻的同時,養殖泥鰍,水稻為泥鰍遮陽,淨化水質,泥鰍為稻田鬆土,清除蟲害,泥鰍的糞便又為水稻提供了肥料,可以做到“一水兩用,一地兩收”,充分提高土地的綜合產出,是農民穩產增收的好方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進行稻田養鰍,據不完全統計,四川成都、眉山、內江、瀘州、自貢、綿陽等地稻田養鰍面積達到3000畝以上,大部分農民從稻田養鰍中嚐到了甜頭,但也有部分農民由於沒有掌握好稻田養鰍的要領,導致收益較差。為此,記者就稻田養鰍的技術問題請教了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楊壯志,他認為
稻田改造
種稻的稻田要經過改造才能養殖泥鰍,稻田改造的目的是為泥鰍提供一個相對良好的生長棲息環境,以及在曬田、施藥時泥鰍有一個活動、躲避空間。在稻田中開挖溝、氹,一般來講,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形狀根據稻田的大小,分為口字形、田字形和井字形,氹寬1-1.5米,深60-70厘米,一般開在出水口位置,溝、氹相通。
記者:溝、氹佔多少面積呢?
楊壯志:主要根據養殖泥鰍的目標產量定,溝、氹的面積及水體體積決定了泥鰍的承載量,如果畝產200千克泥鰍,在考慮泥鰍生長,曬田,溝、氹的深度等因素的基礎上,則至少在稻田中需要開挖溝、氹的面積為150平米,即佔稻田面積的20%左右。
防逃
泥鰍的逃逸能力較強,進排水口、田埂的漏洞、垮塌,大雨時水漫過田埂等都易造成泥鰍的逃逸,因此,養殖泥鰍的稻田都要加高加固田埂,紮好進排水口,做到能排能灌。
記者:還有其它措施嗎?
楊壯志:有條件的話,在稻田四周圍一圈網片,可以較好地起到防逃的效果。
防敵害
泥鰍的生物敵害較多,種類有水蛇,鴨,烏魚,黃鱔等;青蛙,水鼠,鱉,水蜈蚣、紅娘華等水生昆蟲。在放養鰍種前徹底清塘,清除池邊雜草,保持養殖環境衛生,進水口要用鐵篩網圍攔好,防止野雜魚隨流水進入池中。飼養管理期間,要及時清除生物敵害,嚴防敵害生物侵入,如發現蛙類應及時捕捉,蛙卵要及時打撈乾淨。水鳥也是泥鰍的天敵。
記者:要怎樣防止水鳥對泥鰍的傷害呢?
楊壯志:這裡介紹一個簡單易行的防止方法,在稻田的東西向(或南北向)每隔30厘米打一個相對應的木(竹)樁,每個木(竹)樁高20厘米,打入田埂10厘米,用6磅膠絲線(直徑0.2毫米)在兩兩相對應的兩個木(竹)樁上栓牢、繃直,形狀就像在稻田上面畫一排排的平行線。由於膠絲線抑制了水鳥的飛行動作,就限制了水鳥對泥鰍的捕食。
苗種規格
由於泥鰍幼體在發育過程中要經歷多次變態,到3厘米後,才發育完全,因此,稻田養殖的泥鰍苗規格不能太小,否則影響存活率。建議稻田養殖的泥鰍規格要大於3厘米。
記者:放養多少才合適呢?
楊壯志:放養數量與產量有關。如果設計泥鰍畝產200千克,那麼每畝要放養100-200尾/500克規格泥鰍苗50千克以上。
防病
稻田養殖泥鰍主要有兩種病,一是車輪蟲病,由車輪蟲寄生所致。泥鰍患此病後攝食減少,離群獨遊,嚴重時蟲體密布,如不及時治療,輕則影響生長,重則引起死亡。流行季節為5—8月份。防治方法一是在放養前用生石灰徹底清田消毒;二是用0.7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兩者比例為5:2)合劑全田潑灑。
二是腸炎病,病鰍肛門紅腫、擠壓有黃色粘液溢出,腸內無食物或後段腸有少量食物和消化廢物,腸壁充血呈紅色,嚴重時呈紫紅色。病鰍常離群獨遊,動作遲緩、呆滯,體表無光澤,不攝食,最後沉入池底死亡。水溫25℃-30℃時是發病高峰期,死亡率高達90%以上。防治方法是用大蒜素5克拌入4千克飼料中投餵,連餵3天;或每100千克鰍每天用乾粉狀地錦草、馬齒莧、辣蓼各500克、食鹽200克拌飼料投餵,分上、下午2次投餵,連餵3天。
記者:還有其它病嗎?
楊壯志:在養殖中還發現水黴病、腐鰭病、赤皮病等。應當做好鰍病預防工作,在發現患病後,能做到準確診斷、科學用藥。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施肥和用藥。
一般稻田養鰍只要耘1次田即可,耕田與施肥綜合進行。施肥的原則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且少量多次。
記者:基肥和追肥需要施用多少合適呢?
楊壯志:每畝田每季稻施基肥500公斤,視水質情況施追肥,追肥畝施尿素7公斤或混合肥5公斤。化肥不能使用氨水和碳銨,否則會造成泥鰍中毒。
稻田出現病蟲害時,宜選用對症高效低毒的農藥。如防病除蟲可使用杜邦康寬,除草可使用神除2號。下雨前不要施農藥,在噴灑農藥前適當加深田水,以稀釋落入水中農藥的濃度,施藥時噴嘴要斜向稻葉或朝上,盡量將藥噴在稻葉上,以利提高防治病蟲效力,同時又可減少藥物落入水中對泥鰍造成危害。
記者: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楊壯志:由於是稻鰍共生養殖,在水稻用藥時,必須考慮到不能對泥鰍造成傷害,還要保證泥鰍的食用安全性,如農業部規定的禁用漁藥就絕對不能在稻田中使用。
飼養
泥鰍為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中以昆蟲幼蟲、水蚯蚓、底棲生物、小型甲殼類動物、植物碎屑、有機物質等為食。在稻田養殖時,泥鰍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裡的天然餌料,但由於要追求一定的泥鰍產量,光天然餌料是不夠的,還需要投餵人工飼料。建議投餵浮性顆粒飼料,日投餵2次,上午9-10時、下午5-6時。
記者:每次投餵多少呢?
楊壯志:投飼量一般按泥鰍總體重的3%—5%計算,上午投餵日餌量的40%,下午投餵日餌量的60%。也可按泥鰍實際的吃食情況而定,每次投餵的餌量以2小時吃完為標準。還有就是飼料的粗蛋白含量要達到35%以上才能滿足泥鰍的生長需要。
稻田養鰍除了重點把好以上七關外,還要加強日常管理。在養殖過程中,要經常加註新水,特別是在高溫季節中,要加深水位,防止缺氧浮頭,做好每日巡視田塊、檢查攝食狀況等。
本報記者 周金泉 採訪整理
作者:周金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