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Kerry先生對於台灣蘭花產業的評論
中興大學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在2006年Floriculture International 5/6月號雜誌有篇Kerry Herndon先生的文章,標題為 "International Ambitions"。Kerry先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經營蘭花產業,其公司在美國蘭花產業的地位如同西部舊金山Matsui公司,為美國蘭花兩大公司。Kerry先生於今年4月到台灣參加台南蘭展,返美後發表一篇文章。雖然在此份月刊內此篇文章內容只有一頁,但是都是針對台灣的蘭花產業現況提出其個人見解。此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多年之前,台灣政府開始進行一項計畫,用以協助此海島的蘭花栽培者生產蝴蝶蘭並銷售至世界各地。國有的台糖公司開始生產並開發許多高品質的產品。現在台灣育出的蝴蝶蘭無可懷疑地是最佳的品系。對台灣政府而言,最初的目標是為了建立蝴蝶蘭花卉產業,此目的已經達成。但是現在的發展情況並未符合原先的預期目標。
Kerry先生在蘭展的會議上演講題目是美國蘭花消費市場的變化。演講結束後最常被問的問題:"我們能賣給你們多少蘭花?價格是多少?"。Kerry先生的回答都是一致:”台灣的育種十分優秀,但是還是不夠"。"台灣溫室內生產的蝴蝶蘭希望能夠出售到世界各地,但是大部分植株卻有病毒感染。"Kerry先生一再的詢問為何此種病毒污染還是持續存在?而他也一再的被告知以下的答案:因為顧客並不在乎有病毒存在。而另一個解釋是蘭花可能感染23種病毒,而目前只有3種病毒有能力被檢測。此3種病毒檢測方法已被開發完成的主因在於這些病毒特別容易毀壞蘭花,而且又容易傳播。Kerry先生認為在美國的溫室不允許有病毒存在,因此台灣的蘭花生產也應該有相同的原則。台灣業者常常爭辯說要維持無病毒的溫室並不容易,但是事實上並不困難。台灣的業者不久將會瞭解,採取正確步驟維持無病毒環境將給自己帶來許多利益。
Kerry先生認為台灣蘭花要成為全球的輸出者另一個巨大障礙是生產者的生產效率不佳。在溫室內主要使用人力。雖然已使用活動植床以節省空間,但是並不是將整個植床移出工作間進行管理作業。
有個栽培者問到Kerry先生此問題:”我們能賣給你什麼?”Kerry先生提及他在日本的經驗。日本蘭花業者竟不知道其國內售價為美國售價的4倍。台灣的生產者並不知道在世界上其競爭者(荷蘭)的生產效率有多高?他們只是(在島內)彼此互相比較。對一個要在國際上競爭的產業,這是一個完全無效的策略。"假如你不能走出去,你就不知道外界的情況"。對自己的對手不了解如同盲目的進入市場。台灣產業不能只是掛個大氣球標誌,自我宣稱要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者,而不將自己放在國際舞台上。換言之,台灣蘭界必須以世界性的角色看待自己。台灣進入此蘭花市場,其整個策略是基於一個白日夢:"辛勤工作就很快得到成果"。不幸地,辛勤工作只是基本的要求,但是並不足以有效地在此世界競爭。台灣政府應該已經花費更多更多的金錢用來學習此國際市場並且有效率的提升溫室生產作業。
Kerry先生肯定台灣在國際貿易的競爭能力,認為台灣已有一些在世界上可被稱為有效率的生產工廠。但是這些國際貿易的經驗與工業生產的知識,並未傳授至這些希望能夠外銷自身產品的蘭花業者。台灣確實已出口許多蘭花,但是能輸出多少,還是取決於簡單的供需原則。這種經濟學原則是永遠存在,而且供給都是超過需求。
Kerry先生提出如此問題:為什麼荷蘭的公司以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品種,能夠全球性的支配此剛剛興起的蘭花產業?
Kerry先生的答案如下:因為他們生產清潔的種苗,為顧客友善的選擇適合的品種,而且他們有效率的生產其種苗產品,他們有堅強的國際行銷夥伴。
"假如台灣在剛開始發展此產業時做出明智的決策,是否在此產業能佔有優勢?"Kerry先生認為台灣曾經有此機會。
後記:
Kerry先生文章的最後評論對台灣蘭花產業是個永遠的深痛。假使台灣在最初發展階段做出明智的決策,今日世界的蘭花產業台灣是優勢者。然而台灣此產業現在的優勢只剩下文章內所提及"品種優勢"。
Kerry先生的評論文章,有些內容我無法同意。例如台灣蘭花產業是政府主導才開始發展,還是民間自行發展至一定成績之後,農委會等官員才介入?真正的答案大家心知肚明。台灣蘭花溫室內病毒污染的比例已逐年降低。Kerry先生批評台灣蘭花生產效率不高,這是事實。但是他所舉例的生產技術:將植床移出至工作室代表高效率生產,此點我不認為是正確。在荷蘭蘭園,許多溫室也是採用活動植床,但是並未將植床送到工作室進行管理作業,還是能夠維持高效率的生產。
荷蘭蘭花產業的弱點是品種,但是他們在全球收集種源加以補足。其產業強項是生產健康清潔的種苗,高效率的生產,為顧客著想的售後服務,再結合其原先行銷世界市場的產業基礎。這些成功的因子在我網站文章內已喊了許多年,如今再看到Kerry先生的評論,也只再嘆一次!
台灣已經有些蘭園、有些蘭花公司能夠進行清潔種苗的生產,能夠系統化、完整化的建立作業體系,因此能夠達到生產時程確定、數量穩定、品質一致的要求,也能與海外生產基地相互配合。因此些蘭園、這些蘭花公司能夠在國際競爭下生存,而且不斷地發展!然而外國朋友到台灣,並沒有看到這些成功的個案,只是重複的參觀相同的地方。
Kerry先生數次來到台灣,並沒有看到台灣蘭界的全部,也沒有看到台灣蘭界的成功者。他看到的是大多數的蘭花產業現況,當然也看出台灣的主要問題。如同此文章的標題"International Ambitions"。在檯面上台北官府與台南縣衙都有著偉大的口號:例如”全球蘭花最大的生產地”、”全世界的三大蘭展”,有醒目的標誌 ”TOP”。但是官方在介入產業的最初發展就偏離了常態。不瞭解台灣蘭界真正的現象與問題、不瞭解國際市場的需求,那要如何在國際競爭?兵法中不知己亦不知彼者必敗。只有喊些滿足自己、讓自己過過乾癮的口號,無具體可行的工作項目,台灣因此逐漸失去了機會。
往者已矣!Kerry先生對台灣蘭花產業提出嚴厲的批評,但是能否因此提醒台灣的”官學研”群。對此,我的心態是"哀莫大於心死",已不再有所期望。真正期望的是蘭業自己的反省力量。藉由外國人的批評與建議,思考自己要如何在此國際市場上競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