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鱘是中國現存鱘魚中最具有經濟價值的優質珍稀魚類,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佈。它身體細長呈細紡錘形,裸露無鱗,被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幼魚骨板帶有尖棘,為軟骨硬鱗魚。優越的氣候條件、優良的水質、豐富的生物餌料促進其快速生長,以開發出一個新的優良水產養殖種類。
餌料與投餵
個體生長到10~12公分。餌料投餵採用定質、定量、定時的原則。定質:以防病從口入;配餌顆粒大小應適口,營養要全面,講求合理配比,並添加一些能促進生長和提高抗病力的營養劑。
定量:依體重按一定的投餌率投餵,
魚體重5~200g,投餌率為10%~4%(配餌);
魚體重200g~1000g,投餌率為1.5%,以15分鐘內吃完為宜;
定時:,每天投餵3—4次,要做到定時,
水質管理
每天換水一次,換水量依個體大小及季節變化而變化,一般為50%~100%。保持水質清新,水中溶氧量要維持在5mg/L以上。隔天清洗池塘一次,每天測量水溫,定期測定水質理化因子,並做好記錄。平時要認真巡池觀察,發現異常要及時分析原因並採取有效措施。
水溫管理
水溫是影響史氏鱘生長速度的關鍵,根據養殖實踐觀察,史氏鱘的適宜生長水溫為18℃~22℃。所以夏季養殖池要架設遮陰設施,避免陽光直射。整個養殖過程中除了餌料轉化時,由於營養髮生了變化,史氏鱘不甚適應導致生長速度明顯下降外,其他階段均生長正常。
疾病防治
史氏鱘雖然對疾病有較強的抵禦能力,但體重在150g以下要防止暴發性疾病的發生,特別要注意由氣單胞菌引起的出血症。該病有極強傳染性,發病迅猛,死亡率高。所以要重視預防工作,每隔5~15天可定期消毒並在飼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藥物或中藥,以及一些能提高抗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