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鬧水荒,台灣要防備

鬧水荒,台灣要防備
永續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蔡勳雄
全球年平均雨量是834公釐,台灣年平均雨量高達2,500公釐左右,算是雨量豐沛的國家。但是全球平均每人每年可得水量是19680立方公尺,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可得水量卻僅4290立方公尺。為甚麼台灣的年平均雨量是全球平均雨量的二到三倍,然而每人可獲得的水量卻僅為全平均值的四分之一呢?主要原因是台灣地狹人稠,地形陡峭,加上降雨時空分佈不均, 78%強的年雨量集中在五至十月,三分之二的雨量直接逕流入海,難以為我們利用的緣故。因此,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在國際缺水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八的台灣,如何妥善貯存與運用水資源,是很重要的課題。
地球的總水量中,淡水只佔2.5%,最方便也最可能被人類運用的淡水量,尚不及地球總水量的1%。最近,聯合國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有十億的人沒有乾淨的飲水,每天有一至二萬位兒童死於水質污染所造成的疾病,水源益發缺乏,這個問題就會愈加嚴重。缺水國家為了開發水源,不但造成千萬人不當的遷徙,危及生態環境,地下水也因超限利用而逐漸枯竭。專家推測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40%的居民面臨供水不足的問題,許多人因此憂心,爭奪水資源將成為世界戰爭的新禍端。

水資源在國際間是互相倚賴的,日本有90%的大麥、小麥、豆類及50%的水果必須仰賴進口,灌溉這些農作物需要52億噸的水量,相當於是三千萬名日本人每年的用水量,如果再加上日本52%木材及65%的纖維來自它國,日本對國外水源的間接消費就更顯可觀。日本政府為了避免農產國因為缺水而導致價格上漲的問題,計劃提出所謂「水的外交」,就是提供新技術及資金援助產地國,強化水資源開發與管理,以確保安全的供水能力。日本並預定於2003年,京都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上,以「理論付諸行動」為前提,針對水資源問題,民間團體應扮演的角色及國際應具備的協調模式,提出全球規模的具體對策,以防止世界水資源問題的繼續惡化。

台灣地區各河川流量平均值668億立方公尺,但長達半年的旱季僅有 154億立方公尺,占年逕流量 23%。台灣的用水量大多集中於農業灌溉及養殖用水,兩者佔總用水量比例達77.1%,工業用水僅佔15.3%。水量來源由河川引水及地面水抽水者占 75.5%;由水庫及埤池供應者占9.1%;用地下水者占15.4%。地下水年利用量約 71億立方公尺。根據經濟部水資源局向環保署所提國內首份水資源政策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隨著工商業活動及人口的增長,加上如果開發水源計畫受阻,二十年後,國內每年將缺水近十億公噸,缺水量約是目前國內生活及工業用水量三分之一。未來加強節約用水措施,每天可以節省131萬公噸,約占總缺水量 21.7%;如果加強水資源調配,將農業用水移做自來水用途,每日共可調配出140萬公噸之水量,佔缺水量23.2%。將來仍有半數的缺水量有待填補,台灣水資源問題其實已經亮出了警訊。

根據長期觀測發現,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台灣地區每年總降雨量沒有明顯變化,但降雨的總時數卻明顯變少,造成乾旱期加長,洪水為患成災。最明顯的例子是桃芝颱風在台灣中部,三小時內下了近五百公釐的暴雨,連續兩個鐘頭出現每小時超過一百公厘以上的暴雨;潭美颱風為大高雄地區帶來四十年罕見的大水災,三個小時連續下了三百二十九公厘的雨量,破了兩百年來的紀錄。水資源必須仰賴森林保育及水庫貯存,經過人為不當開墾及大自然土石流無情的啃噬,台灣可用的水源不但會逐年減少,水質維護工作也將會愈發困難。如果國內高達四分之一的自來水流失問題久懸未決,加上對水資源充裕的誤解,未能提早因應;如果水源污染越來越嚴重,自來水處理成本不斷攀高,缺水問題可能會間接的威脅到國人飲用水的安全,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為順應世界性水資源開發趨勢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國內水資源分配及水權調整的需要,加以即將生效的九二年飲用水品質規範,為了維持台灣水資源不虞匱乏,確保國人的用水品質,加速汰換不良的自來水管,克服自來水漏水率偏高的問題;改善用戶接管及貯水槽品質管理,確保家戶用水衛生;檢討自來水水價偏低議題,提升自來水廠高級處理的能力,加強水源涵養及保護機能,增進水質及適飲性;修訂自來水法,提振自來水組織的效能,推動自來水處理委外民營策略,落實公平合理的水源水權補償費制度,培養國人節約用水正確的習慣,都是具體可行的措施。國內自來水供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為各界所忽略,如何確保國人免於缺水及飲水安全的威脅,將是我國追求經濟成長之外,面臨的另外一個大挑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燈籠果

燈籠果 燈籠果屬於醋栗科茶蔍屬多年生灌木。株叢高1.2 米左右,果子是一個套着燈籠型莢子的小圓果,比拇指大一點,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時味極酸,成熟後呈黄綠色,完全成熟後呈紫紅色,非常甜,可以用來烤果餅,做果醬。燈籠果花朵燈籠果原產祕魯和智利,但是並不是什麼重要得產品。當地人隨便吃一點,偶爾也在菜市場看到。但是被廣泛的引入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種。果醬和罐頭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經常出口。中部非洲國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園。 一、燈籠果的生育週期 1、發芽期:從種子吸水萌動到真葉露心為發芽階段,由播種到種子萌芽長出土,達到80%以上,大約需要7~15天。 2、幼苗期:苗出齊後,有80%的植株達到三片真葉,即第一個花萼形成前約20~30天。此期主要是根、莖、葉的生長時期,在生產上要採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長發育健壯的幼苗,為高產、優質、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期:從開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開的一朵花所持續的天數,為開花日數。最早開的第一朵花達5%的植株為開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後開的花,而漿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的日期為終花期。 4、結果期:結果期分為始期和終期。結果始期,即有5%的植株落花後,坐住果的日期。結果終期,即是終花期的花坐住果的日期。   5、成熟期:漿果成熟期,可分為始熟期和終熟期。始熟期,即有5%的植株第一個果成熟的日期。終熟期即最後充分成熟漿果的日期。燈籠果是由下向上陸續開花結果成熟的。第一個花果實膨大生長,第2~4朵花相繼現蕾、開花和結果。 二、燈籠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燈籠果性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以30℃左右發芽迅速;幼苗生長期20~25℃、夜間不低於17℃適宜生長;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0~25℃、夜間不低於15℃為宜,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氣溫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0℃以下植株受凍。經調查看,幼苗耐低溫能力不成熟,所以露地生殖時期不能過早,而必須在晚霜過後方可栽植。   2、光照:燈籠果對光照要求比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燭光範圍內,生長發育協調,果實品質優良。光照不足時,植株徒長而細弱,產量下降,漿果著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注意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3、水分:燈籠果需水較多,尤其在漿果開始成熟前期,枝葉和果實同時生長,需水較多,當漿果大量...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全日照  8個小時日照 瓜類、茄果類、豆類、山藥、豆薯(地瓜)。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中、強光性 蔬菜夏秋季生產,玉米、青椒、西瓜、南瓜、西紅柿、茄子、芝麻、向日葵類。 其次是根莖類,如:馬鈴薯、甜菜、胡蘿蔔、白蘿蔔、甘藷、山藥等等。至少需半日照,才能生長,芋頭雖喜歡全日照,但比其他蔬菜耐蔭。  需要中等光照大白菜、甘藍、芥菜、蒜、洋蔥。  長日性蔬菜白菜、甘藍、芥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菠菜、萵苣、蠶豆、豌豆、大蔥、洋蔥。 短日性蔬菜豇豆、扁豆、莧菜、空心菜。          中光性蔬菜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 菜豆 菜豆喜溫暖,不耐高溫和霜凍。菜豆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0-30℃;在40℃以上的高溫和10℃以下的低溫,種子不易發芽。幼苗生長適宜氣溫為18-25℃。花芽分化的適宜氣溫為20-25℃,過高或過低溫度易出現發育不完全的花蕾、落花。 菜豆對光照強度的要求較高。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健壯,莖的節間短而分枝多,開花結莢比較多,而且有利於根部對磷肥的吸收。當光照強度減弱時,植株易徒長,莖的節間長,分枝少,葉質薄,而且開花結莢數少,易落花落莢。 菜豆根系強大,能耐一定程度乾旱,但喜中度濕潤土壤條件,要求水分供應適中,不耐澇。生長期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最敏感,此期土壤乾旱對開花結莢有不良影響,開花數、結莢數及莢內種子數減少。土壤水分過大時,下部葉片黃化,早脫落。空氣濕度過大會引起徒長、結莢不良。 菜豆具有深根性和根瘤菌,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仍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砂壤土或粘質壤土為好。土壤過於粘重、低溫、排水和通氣不良則生長不良,炭疽病重。菜豆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適宜的土壤pH為5-7.0,其中以州6.2-6.8最適宜。菜豆最忌連作,生產中應實行2-3年輪作。 菜豆生育過程中,主要吸收鉀和氮較多,還要吸收一定量的磷和鈣,才能良好發育。結莢期吸收磷鉀量較大。磷鉀肥對菜豆植株的生長發育、根瘤菌的發育、花芽分化、開花結莢和種子的發育等均有影響。缺乏磷肥,菜豆嫩莢和種子的品質和產量就會降低。缺鈣,幼葉葉片捲曲,葉緣失綠和生長點死亡。缺硼,則根係不發達,影響根瘤菌固氮,使花和...

連通管原理與應用

英 文版, English version   中 文版, Chinese version 西班牙文版, Espanol version  連通管基本原理 1. 連通管原理指的是,在一般開放的空間中,幾個液體容器的底部都相通的裝置,而若任一容器內注入液體,則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的液面必在同一水平面。 2. 兩 端的大氣壓力一樣,但管內兩端的水受重力作用而各自下墜,下墜瞬間,在圓弧頂部拉出一個真空,因真空而有壓力差,此時兩端的大氣壓 力再次從兩端將兩管的水壓回,但壓回的力量是大氣壓力減去管內的水壓(F=(Patm-PH2O)*A),而長管內的水比短管內的水還要重,所以壓回的力 量是短管的壓力大於長管的壓力,所 以,虹吸管內的水就會不斷的由短管端流入而由長管端流出。   3. 如果我們用兩根連通管,所以效率會變成兩倍。 4. 如果用兩根連通管,但是其中一個連接抽水馬達 , 此時 一根連通管是抽水,所以另一根把水送回 , 大氣壓力將兩管的水平衡,所 以,一個馬達可以有兩倍的動力 , 水就會不斷的循環。 問題1:請比較上連通管與下連通管的差異? 問題2:請問雙連通管時,管徑與高度差的關係?   簡易潮汐開關  (外部連通管)  1.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外部的開口端。 2. 一旦水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它變成一個密封空間。由於水繼續上升,在水箱內水位繼續上升,但速度變慢。同時,水箱內水壓漸大。 3. 由於水位接近高水位線,壓力在開關內鐘將水位上升到臨界,造成部份水會先進入管道。 (同時會將管道上端部份空氣帶出,因為空氣在管內流動,也是噪音最大的時候) 4. 由於水在水箱到達高水位線後,體積空氣被迫壓縮管道,並透過虹吸作用,排出的空氣壓力後,進而開始大量排水。 (一旦開始大量排水,也是聲音最小的時候) 5 .水會一直流出,直到水位低到讓潮汐開關吸入空氣。然後,潮汐開關回歸起始位置。 6.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  可以參考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