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茄
蕃茄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因天候因素影響,炎熱的夏天很難種植,如果想要延長其收穫期,目前是以溫室設施養液栽培的方式來進行較易達成1)品種:
品種特性差異很大,篩選可參考市場所需,大果參考紅蕃茄系列(牛蕃茄),小果品系較少。
2)種植:
每年8月開始育苗,8、9月定植,大概定植後2個月即可開始採收,採收期間可長達6~9個月。
3)管理:
大果蕃茄品種以單幹整枝為主,利用塑膠繩綁縛蕃茄枝幹為牽引,塑膠繩另端繞纏在一雙頭V型掛鉤上,釣掛在蕃茄栽培床的上方,依蕃茄生 長情形,適時將掛鉤上塑膠繩釋放纏繞蕃茄枝幹,牽引橫向生長;小果品系可雙幹或單幹整枝栽培,如大果蕃茄方式;大果蕃茄、小果品系整枝栽培,不可摘心,側芽儘速摘除,疏果與下位葉片(通常在留果處下一葉片)儘快摘除,大概有20至25段果生殖期。
4)病蟲害防治:
蕃茄的果期延長,病害要加強防治,可參考毒藥試驗所防治方法www.tactri.gov.tw。
蕃茄的栽培,如時間點適宜(氣候因素佔大部分),並不難種植,但延長果期的方式,也算是目前較經濟的栽培模式。
種子
發芽!
培育假植苗
定植苗
定植5天
定植15天
栽培與管理
双幹整枝作型 -- 小蕃茄
單幹整枝作型 -- 牛蕃茄
無限延伸栽培作型 -- 粉紅色小蕃茄
無限延伸栽培作型 -- 牛番茄
大粒蕃茄的栽培環境白日為20-28℃之範圍,夜間為13-20℃。需要高光量(40,000-50,000lux),相對濕度為50-70%。因此大粒蕃茄是低溫、低濕、高光的植物。
溫室的溫度調節能力係由大氣環境,溫室結構與披覆材料,再加上環控設備共同決定。對於加溫需求而言,有陽光的白天只需密閉溫室,即可補捉太陽能以增加溫室內部溫度。在陰暗天或是夜間,則依靠外加能源轉變為熱能。
對於降溫,溫室環控能夠的技術如下:
1. 遮蔭:減少進入溫室的陽光光量。
2. 自然通風:以天窗,側窗的開關,配合內外溫度差或是大自然風力,引入外界空氣降低溫室內部溫度。
3. 機械通風:以風扇引入外界空氣進入溫室,進行降溫。
4. 蒸發冷卻:以水牆或噴霧,提供空氣與水滴混合的機會,降低溫度,提高相對濕度。
5. 空調機械:將溫室內熱能帶走以降低溫度,同時有凝結空氣水氣之效果,因此也達到除濕之功能。
溫室各種降溫技術不論其設備多複雜或是多麼花俏,其環控作業是無法違背熱量不滅與質量不滅定理。因此以自然通風為例,溫室內部氣溫永遠高於外界大氣溫度。以機械通風為例,引入大量外界空氣,溫室內部溫度則等於大氣溫度。使用蒸發冷卻,溫室內溫度降溫局限受到大氣相對濕度限制。台灣白日相對濕度偏高,使用水牆或噴霧的降溫能力也只有7~8℃。在基隆、宜蘭地區,大氣相對濕度更高。水牆或噴霧之降溫功能更差。台灣東北區半年的雨季,對濕度管理更難。
在台灣,溫室夏季降溫技術是遮蔭,機械通風,配合使用水牆,對溫室內部環境之影響是低光、適溫(28-30℃)與高濕(75%以上)。這種環境最適合蘭花種苗栽培。如果不使用遮蔭網,溫室內部光量40,000lux以上,配合風扇與水牆則難以將溫度控制在30℃以下。在夜間相對濕度接近100%,根本無法使用水牆或噴霧。
以大氣相對濕度之條件加以考慮降溫性能。大氣的高濕不但減少了蒸發冷卻的降溫能力,更是大蕃茄進行蒸散作用之大敵。高相對濕度有利於蘭花,不利於果菜生產。
為了符合大蕃茄的栽培環境,以現有的品種要求(低日溫、低夜溫、低相對濕度與高光量),溫室環控作業在遮蔭、自然通風、機械通風、加上蒸發冷卻都無效之後,使用機械空調是唯一的選擇。要突破此先天限制,除非能找到其他大粒蕃茄品種與現有品種有不同的遺傳特性。
因此在台灣的溫室要終年生產大粒蕃茄,無論是台灣的東北地區或是中南部平地,溫室安裝冷氣機是唯一選擇。這種道理台灣的工程師都知道,不需要花錢請荷蘭人來台灣教導冷氣機萬能論。溫室裝設足夠的冷氣設備,蕃茄、草莓、葉菜等都可生產。
只要不計較成本,只要不考慮能源需求。只要有足夠經費,在各種環境下,都可以搭建溫室栽培各種作物。因此只要使用的經費不受限制,要在北極蓋一棟溫室種植蔬菜給北極熊看看,或是在月球上搭建特製溫室栽培蝴蝶蘭給予中國嫦娥欣賞,這都不是做不到。只要不計成本,完全由政府出錢輔助,在台灣各地自北而南,從宜蘭到屏東,由平地到至高山,搭建溫室裝上冷氣機,台灣整年都可生產大粒蕃茄,也更可以栽培草莓,也可以源源不絕供應葉菜沙拉。
工程師真正的理念是三E:效率(efficiency),成本(economic)與環境(environment)。所設計的系統要可用,要有經濟效益,要能節省能源又減少汙染。在兼顧三者要求之下,台灣終年生產的果菜溫室,其技術則是如此艱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