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養耕共生模式
中國雲南日報2013/4/4雲嶺大地再次遇上持續乾旱的年景,位於西南邊陲、有著“版納糧倉”美譽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孟力海縣孟力遮壩子也未能倖免,去冬今春,除降了幾場零星小雨外,連續4個月沒有一場有效降雨,地理位置較高又沒有水庫的壩子東部部分“雷響田”乾渴難耐。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在緩坡上的曼掃村委會曼俄傣族寨的一丘丘養耕共生田,水波漣漪,有的仍然放養著魚,有的田裡村民正忙著栽插水稻秧苗。旱災逼出養耕共生“塘田”- 稻魚菜共生
一年四季田不閑人不閑,村民人均純收入5600多元
正往田裡挑送秧苗的曼俄村小組組長岩峨香對記者說:“養耕共生田最大的好處是能蓄水保水,就像一個個的蓄水塘,下雨天把雨水積蓄起來,一年四季都不會幹,春季種早稻,穀子收割後接著放養魚,就是遇到乾旱年份,也基本能保証生產用水。”
岩峨香介紹,曼俄村位於地勢較高的孟力遮東部山壩接合部,全村共108戶590人,有田1605畝,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種植水稻、茶葉和蔬菜。過去,由於附近沒有水庫、壩塘等蓄水設施,從其他水庫引水又不現實,所以,長期“靠天吃飯”,每年水稻栽插隻能等下雨灌溉,遇到乾旱年份,隻能改種旱地作物。
2005年1至5月, 孟力遮壩遭受了幾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災,沒有一場有效降雨,全鎮栽插下的1.7萬多畝早中稻因旱災而枯死,其中災情最嚴重的曼掃村委會受災面積達5000多畝。由於雨季來得晚,大部分受災水田不得不改種玉米等農作物。當年大片龜裂稻田的裂縫可插進整個腳掌,大家費盡心思抗旱保苗,可遠水解不了近渴,都為無水抗旱而犯愁。曼俄傣寨幾個水汪汪的“魚塘田”讓大家眼前一亮,看到了希望。第二年起,曼掃村委會的曼俄、允龍等傣族寨子村民紛紛拿出積蓄和申辦貸款,請來施工隊,動用推土機、挖掘機等大型機械建設養耕共生“塘田” 。曼俄寨傣族村民還先後自掏腰包建起了540畝稻魚共生的高穩產“塘田”。這種“塘田”, 雨季時把雨水積蓄起來,實行稻、魚、菜立體種植養殖,種一季早稻,水稻收割後養一撥魚,而田埂常年種植時鮮蔬菜,一年四季田不閑人不閑,村民收入穩步增收。去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600多元。
“這個養耕共生田很好,一年四季都有水,我們再不用像以前那樣懼怕乾旱了。”正在“塘田”裡給剛剛返青的早稻秧苗施放復合肥的允龍寨傣族村民岩溫恭高興地給記者算了算他家9畝塘田的種養情況:種一季滇屯502優質稻早稻,畝產有500公斤左右,穀子一下田就被糧販訂購了,收入2250元;稻穀收割後就放養90尾稍大點的鯉魚苗,春節前把魚全部撈出,平均每條有1公斤,1畝大概能收入1300元;田埂上常年種植小米辣、大蔥和糯包穀等蔬菜,最少可收入1300元至1400元,扣除千把塊的種子、肥料等費用,一年純收入2500元以上。去年,他家的“塘田”純收入2.3萬多元,比以前翻了一番。
3萬畝“塘田”蓄水抵個中型水庫
“雷響田”變豐產保水田,畝均年純收入2500元以上
曼掃傣族幹部群眾創造的養耕共生“塘田”生產模式,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三贏”,引起了縣、鎮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同類村寨的農民群眾也紛紛前來參觀學習,並迅速在該縣的孟力遮、孟力混、孟力阿等鄉鎮壩區農村推廣開來,形成了農民、農場職工投資自建,政府“高穩產農田”、“興地睦邊工程”項目連片開發,建設“養耕共生田”的生動局面。
行走在孟力遮鎮曼洪片區萬畝養耕共生的“塘田”平坦的田間道路上,整齊劃一、碩大棋盤般的田疇在眼前展開,水汪汪的“塘田”裡剛下種不久的水稻秧苗鬱鬱蔥蔥,寬大高埂上青菜、花菜青翠欲滴,或紅或綠的辣椒掛滿枝頭,令人心曠神怡。
這是西雙版納州和孟力海縣國土資源局3年前建成的連片“養耕共生工程”。 2009年初,州、縣國土資源部門尊重當地傣族群眾的意願,以“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按照養耕共生“塘田”的模式,對曼洪、曼燕、曼國3個村的“雷響田”進行統一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積265畝,高高低低的小塊田變成了面積達3畝至5畝的大條田,“雷響田”變成了養耕共生的豐產保水田,畝均年純收入達2500元以上,比土地整理前翻了一番多。還輻射帶動相連村寨村民自建6000餘畝,形成了全省面積最大的萬畝連片的“稻魚共生” 生態田。
孟力海縣常務副縣長岩三叫說,養耕共生田模式蓄水保水功能顯著,一年四季都能進行農業生產,稻豐魚躍瓜菜綠,有效的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農民增收,各族群眾從中看到了好處,自己投資建設的積極性很高。這幾年,縣政府把“養耕共生田”列為“高穩產農田建設”、“興地睦邊工程”項目,擴大建設,帶動了農民、農場農工自建,全縣已建成養耕共生田近3萬畝。一畝養耕共生“塘田”常年蓄水300多立方米,3萬畝“塘田”就可一年累計蓄水1000多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個中型水庫的蓄水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