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食物的背後——從《糧食戰爭》看台灣的糧食依賴

食物的背後——從《糧食戰爭》看台灣的糧食依賴

文 / 劉志偉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

近日隨著<農村再生條例>所引發的爭議日盛,台灣過度依賴進口糧食而導致「糧食自給率」過低的問題開始被提出。與此同時,Raj Patel所著《糧食戰爭》一書因此廣受各界關注。長期以來,糧食問題的重要性在台灣一直被輕忽。儘管人類的慾望與需求總是隨著歷史發展情境的變遷而轉換,然而,無論人類的物質文明如何進步、經濟形勢如何大好、社會環境如何祥和,歷朝歷代的人們仍舊脫離不了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與限制 --- 亦即人類自身的再生產。因此,我們必須生產糧食、消費糧食,以維持我們生命的延續與後代的繁衍。
Raj Patel在《糧食戰爭》中深刻地描繪出世界糧食體系的運作規則,同時揭露了纏繞糾葛於其內的政治經濟利益。本書導言即以全球糧食消費不均的狀況作為討論的起點。在北方富裕國家內,爆肥(obesity) 已轉化為備受關注的社會與經濟問題的同時,南方國家仍舊存在著數十億終日難以溫飽的貧苦大眾。但誠如Patel所言,爆肥與飢饉實為一體之兩面,南方的貧困小農與北方爆肥的小老百姓其實都同時受到世界農糧體系的支配與宰制。
英文字意中,所謂的「體系」(system)意指一群相互獨立的單位/組織,彼此依循特定的規則而互動,進而構成的整體。顧名思義,「世界農糧體系」(world food system)也是由一群「行動者」(actors)所組成,他們包括了農民、政客、農糧企業(agribusiness)、超市與一般消費者。不過,這群行動者彼此互動的原則絕非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們所設想的,遵照著市場供需的規律而互動。相反的,從二次大戰後開始,世界糧食體系中最活躍且最具影響力的跨國農糧企業(agribusiness)即透過賄賂與政治遊說,在政客們的協助下創造了有利於農糧企業運作的政策環境與法律架構。此外,藉由併購、插股、轉投資等手段,農糧企業不斷推動產業內部的垂直集中(vertical concentration),導致世界糧食的生產、流通與消費出現寡頭壟斷的局面。於生產面部分,Monsanto 等農化公司透過專利種籽與農業資材的強迫推銷嚴格控制著小農的生產過程;至於糧食的流通部分,80% 的全球糧食貿易都由ADM、Bunge、Cargill與Louis Dreyfus 這四家跨國農糧企業所掌控;最後在消費面上,Walmart 或Carrefour(家樂福)等跨國量販店則規約著一般消費者所能獲取的食品種類與購買品項。
寡頭壟斷下的農糧產業所造成的浩劫可謂罄竹難書。為達成工業生產標準化的原則,被栽種作物的種類愈形減少,嚴重危害自然生態應有的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大規模飼養導致牛、豬、雞被強制集體生活在狹隘的空間內,此舉導致傳染性疾病擴散機率的暴增,畜牧農因此被迫濫用抗生素;巨型農糧企業利用契作(contract farming)模式引誘小農從多樣生產逐步走向單一作物生產(monoculture),這不僅增加了小農經營的風險,更削弱了其於市場環節中的談判籌碼。跨國零售業者仰仗其鉅額購買力以壓低農糧商品價格之時,更一併摧毀了地方自生的傳統零售業者。最後當消費者走進賣場時,儘管貨架上陳列著琳瑯滿目的食品,但虛假的多樣化選擇性所掩蓋的正是工業化食物的貧乏(例如,就食材的角度而言,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洋芋片,本質上並無差異可言;而市面上雖有各種品牌的包裝米,但米種則以『台粳九號』為大宗)。更重要的是,我們更時常於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購買了基改食品與虛假的工業食品(industrial food)。

如同 Brewster Kneen 在描寫 Cargill 時曾使用「隱形的巨人」(invisible giant)一詞,用以描繪跨國農糧企業低調的行事風格及其對我們日常生活無孔不入的影響力,Patel於《糧食戰爭》中亦不斷強調跨國農糧企業滲透至世界各地農民與消費者的影響力。因此,台灣現今所面臨的農業問題與農村困境亦需放置在世界農糧體系的脈絡下,才能獲得全面性的理解。順此,筆者將透過歷史社會學的視角,對台灣糧食依賴(food dependency)之成因進行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2007 年台灣共生產稻米 136.3 萬公噸,但卻進口 804.6 萬公噸的小麥、玉米與黃豆。若以熱量為權數,1960年代中期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均超過100%,但從1960年代晚期開始糧食自給率即逐漸衰退。1980 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已下降至 56.85%,2000 年持續下滑至 35.60%,而 2007 年時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達 30.6%。然美國、英國、法國與德國於 2003 年的糧食自給率分別為 128%、70%、122%與 84%。與其他歐美先進國家相較,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確實過低。過去總自豪「以農立國」的台灣為何會出現「糧食依賴」的狀況?小麥、玉米與黃豆,這三項農作物在台灣農業發展史中從未具備重要性,種植面積甚小,生產量更是微乎其微。而我們之所以大量進口此三項農產品,一方面導因於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另一方面則與台灣畜牧業(特別是養豬業)的飼餵方式息息相關。

戰後迄今台灣人民飲食習慣最顯著的改變即在於,穀物食品消費量的大幅減少與動物性蛋白質和蔬果消費量的增加。1967 年時台灣人均稻米消費量為 141.47 公斤,但過了40 年之後,2007 年全台每人平均僅消費 47.48 公斤稻米。我們若以此為計算基礎,2007 年台灣僅需生產 109.2 萬公噸的稻米即能滿足 2,300 萬人的需求。不過,在農政單位處心積慮透過行政干預手段、擴大稻田休耕面積之時,2007 年台灣仍舊生產了 136.3 萬公噸稻米,生產量超出需求量達27萬公噸。換言之,現階段台灣的稻米生產絕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不過,當國人米食消費量逐年減少的同時,我們對「麵食」的需求量則逐年增加。1950、60 年代在美國主導下,諸多第三世界國家紛紛配合發起「麵食推廣運動」。希望藉由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幫助消耗美國生產過剩的小麥。傳統以米飯為三餐主食的台灣人,也逐漸將麵食納入正餐的範疇內。白米飯不在是三餐的唯一選擇,水餃、麵條、麵包或披薩、漢堡開始融入我們的日常三餐中,人均小麥消費量也從 1967 年的 13.43 公斤增長至 2007 年的 36.00公斤。

飲食習慣轉變的同時,國人對於肉品的消費量也大幅攀升。1967 年時國人平均家畜、家禽量(豬羊牛雞鴨鵝等)為 26.26 公斤,但 2007 年時則為 74.38 公斤,增加幅度達到 283%。國人肉品消費量增加的同時,同時也帶動台灣畜牧業的發展,進而導致畜牧業對飼料需求的增加。從1960 年代中期開始,台灣的飼料工業逐漸興起、成長、茁壯。然而,由於美國的推銷與農復會的大力推廣,台灣飼料工業因此沿襲美國發展的飼料製造技術,以玉米作為飼料的基礎配方。與此同時,傳統以自產甘薯飼豬的飼餵方式亦不復見。同樣的,黃豆需求量的增加不僅在於滿足國人對豆製品的需求,而美式煉油技術的移入與利益團體的運作,更使得大豆沙拉油成為台灣食用油的主流,因此擠壓了豬油、菜籽油,甚至是花生油的生存空間。更重要的是,黃豆煉油後所得的副產品「豆粉」,則是畜牧飼料中的蛋白質原料。因此,當國人生活越來越富足,肉吃得越來越多,飲食習慣愈加偏離米食之時,台灣進口的玉米、小麥與黃豆也隨之增加,「糧食自給率」也更加慘不忍睹。

台灣從糧食自給自足逐步走向糧食依賴的歷史過程,表面上是美國政府推銷、台灣照單全收的結果。但不能輕忽的是,農業企業於此過程獲利甚豐。1950、60 年代 Cargill 即透過子公司 Tradex 於遠東地區進行美援農產品的買賣交易;當台灣提倡飼料工業的發展時,Cargill 更來台與台糖合資設立「中美嘉吉」飼料公司;1974 年為因應世界糧食危機,台灣特別派出友好採購團前往華府與美方簽訂「中美玉米協定」,而議定的採購對象即包括 ADM、Bunge 與 Cargill。

糧食問題不僅涉及國防戰略,更重要的是,現階段諸多重大的農業與農村問題的處理之道最終仍須回歸基本的糧食政策。唯有清晰的糧食政策與目標,我們才能訂定明確的農地規劃藍圖與農業資源配置的方向。然現今台灣的糧食政策卻曖昧不明,農政官員擔憂稻米生產過剩的同時,對閒置的休耕土地卻不知如何處置。面對農業問題,只能終日高喊「精緻農業」、「觀光農業」等華而不實的口號。同樣的,天真地高舉「提高糧食自給率」的大旗、對農地休耕政策窮追猛打,卻不深究導致台灣糧食依賴現象的歷史成因,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亦無助益。

《糧食戰爭》一方面揭露政經勢力與農糧利益相互糾葛對消費者與農民的危害,另一方面 Patel 則期盼所有讀者與公共部門一起重新打造新的糧食體系。然而台灣仍有部分人士天真地以為,台灣的糧食問題僅是單純的市場供需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源配置問題;台灣的糧食供給透過國際貿易即可確保,政府無須干預。關於糧食交易問題,1996年ADM的CEO - Dwayne O. Andreas –
於聯邦政府提起的反拖拉斯訴訟之公聽會上曾說出以下的名言:「在農業領域內,根本沒有『自由市場』」這玩意兒(When it comes to agricultur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market.)」。倘若連跨國農糧企業的 CEO 都承認,糧食的生產、流通與消費絕非自由市場所造就,我們也實在毫無理由拒絕去探究自身所處之糧食體系的運作規則,及其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與農民、農村、農業的影響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全日照  8個小時日照 瓜類、茄果類、豆類、山藥、豆薯(地瓜)。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中、強光性 蔬菜夏秋季生產,玉米、青椒、西瓜、南瓜、西紅柿、茄子、芝麻、向日葵類。 其次是根莖類,如:馬鈴薯、甜菜、胡蘿蔔、白蘿蔔、甘藷、山藥等等。至少需半日照,才能生長,芋頭雖喜歡全日照,但比其他蔬菜耐蔭。  需要中等光照大白菜、甘藍、芥菜、蒜、洋蔥。  長日性蔬菜白菜、甘藍、芥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菠菜、萵苣、蠶豆、豌豆、大蔥、洋蔥。 短日性蔬菜豇豆、扁豆、莧菜、空心菜。          中光性蔬菜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 菜豆 菜豆喜溫暖,不耐高溫和霜凍。菜豆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0-30℃;在40℃以上的高溫和10℃以下的低溫,種子不易發芽。幼苗生長適宜氣溫為18-25℃。花芽分化的適宜氣溫為20-25℃,過高或過低溫度易出現發育不完全的花蕾、落花。 菜豆對光照強度的要求較高。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健壯,莖的節間短而分枝多,開花結莢比較多,而且有利於根部對磷肥的吸收。當光照強度減弱時,植株易徒長,莖的節間長,分枝少,葉質薄,而且開花結莢數少,易落花落莢。 菜豆根系強大,能耐一定程度乾旱,但喜中度濕潤土壤條件,要求水分供應適中,不耐澇。生長期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最敏感,此期土壤乾旱對開花結莢有不良影響,開花數、結莢數及莢內種子數減少。土壤水分過大時,下部葉片黃化,早脫落。空氣濕度過大會引起徒長、結莢不良。 菜豆具有深根性和根瘤菌,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仍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砂壤土或粘質壤土為好。土壤過於粘重、低溫、排水和通氣不良則生長不良,炭疽病重。菜豆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適宜的土壤pH為5-7.0,其中以州6.2-6.8最適宜。菜豆最忌連作,生產中應實行2-3年輪作。 菜豆生育過程中,主要吸收鉀和氮較多,還要吸收一定量的磷和鈣,才能良好發育。結莢期吸收磷鉀量較大。磷鉀肥對菜豆植株的生長發育、根瘤菌的發育、花芽分化、開花結莢和種子的發育等均有影響。缺乏磷肥,菜豆嫩莢和種子的品質和產量就會降低。缺鈣,幼葉葉片捲曲,葉緣失綠和生長點死亡。缺硼,則根係不發達,影響根瘤菌固氮,使花和...

燈籠果

燈籠果 燈籠果屬於醋栗科茶蔍屬多年生灌木。株叢高1.2 米左右,果子是一個套着燈籠型莢子的小圓果,比拇指大一點,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時味極酸,成熟後呈黄綠色,完全成熟後呈紫紅色,非常甜,可以用來烤果餅,做果醬。燈籠果花朵燈籠果原產祕魯和智利,但是並不是什麼重要得產品。當地人隨便吃一點,偶爾也在菜市場看到。但是被廣泛的引入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種。果醬和罐頭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經常出口。中部非洲國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園。 一、燈籠果的生育週期 1、發芽期:從種子吸水萌動到真葉露心為發芽階段,由播種到種子萌芽長出土,達到80%以上,大約需要7~15天。 2、幼苗期:苗出齊後,有80%的植株達到三片真葉,即第一個花萼形成前約20~30天。此期主要是根、莖、葉的生長時期,在生產上要採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長發育健壯的幼苗,為高產、優質、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期:從開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開的一朵花所持續的天數,為開花日數。最早開的第一朵花達5%的植株為開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後開的花,而漿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的日期為終花期。 4、結果期:結果期分為始期和終期。結果始期,即有5%的植株落花後,坐住果的日期。結果終期,即是終花期的花坐住果的日期。   5、成熟期:漿果成熟期,可分為始熟期和終熟期。始熟期,即有5%的植株第一個果成熟的日期。終熟期即最後充分成熟漿果的日期。燈籠果是由下向上陸續開花結果成熟的。第一個花果實膨大生長,第2~4朵花相繼現蕾、開花和結果。 二、燈籠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燈籠果性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以30℃左右發芽迅速;幼苗生長期20~25℃、夜間不低於17℃適宜生長;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0~25℃、夜間不低於15℃為宜,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氣溫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0℃以下植株受凍。經調查看,幼苗耐低溫能力不成熟,所以露地生殖時期不能過早,而必須在晚霜過後方可栽植。   2、光照:燈籠果對光照要求比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燭光範圍內,生長發育協調,果實品質優良。光照不足時,植株徒長而細弱,產量下降,漿果著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注意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3、水分:燈籠果需水較多,尤其在漿果開始成熟前期,枝葉和果實同時生長,需水較多,當漿果大量...

連通管原理與應用

英 文版, English version   中 文版, Chinese version 西班牙文版, Espanol version  連通管基本原理 1. 連通管原理指的是,在一般開放的空間中,幾個液體容器的底部都相通的裝置,而若任一容器內注入液體,則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的液面必在同一水平面。 2. 兩 端的大氣壓力一樣,但管內兩端的水受重力作用而各自下墜,下墜瞬間,在圓弧頂部拉出一個真空,因真空而有壓力差,此時兩端的大氣壓 力再次從兩端將兩管的水壓回,但壓回的力量是大氣壓力減去管內的水壓(F=(Patm-PH2O)*A),而長管內的水比短管內的水還要重,所以壓回的力 量是短管的壓力大於長管的壓力,所 以,虹吸管內的水就會不斷的由短管端流入而由長管端流出。   3. 如果我們用兩根連通管,所以效率會變成兩倍。 4. 如果用兩根連通管,但是其中一個連接抽水馬達 , 此時 一根連通管是抽水,所以另一根把水送回 , 大氣壓力將兩管的水平衡,所 以,一個馬達可以有兩倍的動力 , 水就會不斷的循環。 問題1:請比較上連通管與下連通管的差異? 問題2:請問雙連通管時,管徑與高度差的關係?   簡易潮汐開關  (外部連通管)  1.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外部的開口端。 2. 一旦水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它變成一個密封空間。由於水繼續上升,在水箱內水位繼續上升,但速度變慢。同時,水箱內水壓漸大。 3. 由於水位接近高水位線,壓力在開關內鐘將水位上升到臨界,造成部份水會先進入管道。 (同時會將管道上端部份空氣帶出,因為空氣在管內流動,也是噪音最大的時候) 4. 由於水在水箱到達高水位線後,體積空氣被迫壓縮管道,並透過虹吸作用,排出的空氣壓力後,進而開始大量排水。 (一旦開始大量排水,也是聲音最小的時候) 5 .水會一直流出,直到水位低到讓潮汐開關吸入空氣。然後,潮汐開關回歸起始位置。 6.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  可以參考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