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法式料理五大醬汁

法式料理五大醬汁



十九世紀的馬列-安東尼・卡雷姆,曾任拿破侖外交大臣的主廚,也是將古典法國料理系統化記錄的第一人。在大作《法國美食大全》中,卡雷姆將貝夏梅醬 、白湯醬 、褐色醬汁和紅色醬汁並列為法式料理醬汁的根基,荷蘭醬則是後來才被編入五大母醬行列。



自己在家做五大醬汁,也許覺得難度太高,但事實上母醬功夫練得好,包你今後在廚房信心大增。只要準備幾樣簡單的食材(大部分是麵粉、奶油、高湯等),跟著以下步驟,很快就能挑戰其他經典菜色。熟悉了以後,甚至可以跳脫傳統,自由發揮!

除了味道,醬汁另一大要點就是能夠「扒附」在食材上,也就是說醬汁必須濃稠、質地一致。想要做到這點,需要三種技巧:roux 麵糊、emulsifier 乳化、reduction 收乾。

五種母醬裡,有四種會用到 roux。聽起來很困難,但說穿了就是將麵粉和油脂混合在一起。將一比一等量的奶油和麵粉以中火加熱,再倒入高湯。滾了以後漸漸濃稠,醬汁基底就這樣完成了。如果你要做白色醬汁 – 像是貝夏梅醬或是白湯醬,小心別讓奶油變成焦褐色,否則醬汁的顏色也會變深。還有最後一種醬汁,要經過「乳化」步驟,我們稍後再詳細說明。


首先介紹五大母醬的基本公式:
貝夏梅醬(Béchamel):Roux 麵糊+乳製品(牛奶或鮮奶油)
白湯醬(Velouté):Roux 麵糊+白高湯(雞湯、蔬菜湯或魚湯)
褐色醬汁(Espagnole):Roux 麵糊+棕高湯(小牛骨或牛骨湯)
紅色醬汁(Tomato sauce):Roux 麵糊+番茄(或採義大利做法,跳過麵糊,用中小火將番茄收汁)
荷蘭醬(Hollandaise):蛋黃+純化奶油+酸性液體(檸檬汁或白酒)

好的,熟悉基礎架構之後,就可以進一步聊聊細節,了解各種醬汁可以如何變化,適合用於哪些菜色。



貝夏梅醬(Béchamel)
吃過 mac & cheese 起司通心麵、庫克太太三明治或是千層麵嗎?這些料理都是用貝夏梅醬帶出濃濃的奶油香。簡單把麵糊和奶油和在一起,或是加入其他食材就變出新醬汁了!加葛瑞爾起司*(Gruyère)或帕馬森起司就是常用來搭配海鮮、鱸魚的 Mornay 乳酪白醬,加芥末當然就是芥末醬啦!

任何焗烤的菜色,都可以用貝夏梅醬代替鮮奶。或是將貝夏梅醬淋在玉米糕上,用上火烤幾分鐘至起泡,變成金黃色為止。

*葛瑞爾起司來自瑞士,常用於瑞士起司鍋、法士洋蔥湯等料理。

白湯醬(Velouté)
跟貝夏梅醬一樣,先做麵糊。加入鮮魚、雞或是小牛骨熬煮而成的白高湯。嚴格來說到這個步驟還只是半成品,還需要幾個步驟,才能做成 gravy 肉汁醬、烤雞肉波特派用的蘑菇醬和鮮蝦濃湯的蝦醬汁。

白湯醬和小牛骨湯一起煮,配瑞士肉丸子最對味;加了香草植物的肉醬汁淋在比士吉麵包上,就是美味的早餐了!





褐色醬汁(Espagnole)
褐色醬汁的法文名字 Espagnole,意思是「西班牙」,但是這麼命名的由來,至今仍眾說紛紜。將調味過的胡蘿蔔、芹菜、洋蔥和牛骨湯一起烹煮,喜歡的話也可以加入番茄糊和香料。

濃稠的法式 Demi- glace 多蜜醬汁,即是褐色醬汁和牛高湯的組合;適合搭配牛排或菇菌類的 Bordelaise 波耳朵紅酒醬汁以多蜜醬汁為基底,和紅酒、香草植物一起熬煮,襯菲力牛排滋味絕佳。

紅色醬汁(Tomato sauce)
通常以洋蔥、大蒜、番茄作為原料,比較傳統的做法還是要從麵糊開始,但是現代大多以收乾的番茄醬汁為底,再一層層堆疊醬汁味道和厚度。

紅色醬汁最直接的用法當然是:披薩!新鮮的紅色醬汁也可以拿來做地中海料理 shakshuka 番茄蔬菜水波蛋。

荷蘭醬(Hollandaise)
荷蘭醬不需要麵糊,而是經過「乳化」完成。乳化過程借由結合劑(如蛋黃),將兩種性質難以融合的食材,比如奶油和檸檬汁相結合。製作荷蘭醬需要無比耐心,醬汁裡的蛋黃才不會結塊。如果食材開始分離,適時加入少許鮮奶油,持續攪拌至質地滑順即可。

荷蘭醬淋在香煎蟹肉餅上,也可以當作沾醬使用。美式早午餐常見的班尼迪克蛋,也少不了荷蘭醬喔!

如果說食材是身體,醬汁就是一道菜的靈魂,走味的醬汁魂不守舍,步步到位的醬汁才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從五大醬汁開始練起,熟悉了之後,就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變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全日照  8個小時日照 瓜類、茄果類、豆類、山藥、豆薯(地瓜)。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中、強光性 蔬菜夏秋季生產,玉米、青椒、西瓜、南瓜、西紅柿、茄子、芝麻、向日葵類。 其次是根莖類,如:馬鈴薯、甜菜、胡蘿蔔、白蘿蔔、甘藷、山藥等等。至少需半日照,才能生長,芋頭雖喜歡全日照,但比其他蔬菜耐蔭。  需要中等光照大白菜、甘藍、芥菜、蒜、洋蔥。  長日性蔬菜白菜、甘藍、芥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菠菜、萵苣、蠶豆、豌豆、大蔥、洋蔥。 短日性蔬菜豇豆、扁豆、莧菜、空心菜。          中光性蔬菜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 菜豆 菜豆喜溫暖,不耐高溫和霜凍。菜豆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0-30℃;在40℃以上的高溫和10℃以下的低溫,種子不易發芽。幼苗生長適宜氣溫為18-25℃。花芽分化的適宜氣溫為20-25℃,過高或過低溫度易出現發育不完全的花蕾、落花。 菜豆對光照強度的要求較高。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健壯,莖的節間短而分枝多,開花結莢比較多,而且有利於根部對磷肥的吸收。當光照強度減弱時,植株易徒長,莖的節間長,分枝少,葉質薄,而且開花結莢數少,易落花落莢。 菜豆根系強大,能耐一定程度乾旱,但喜中度濕潤土壤條件,要求水分供應適中,不耐澇。生長期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最敏感,此期土壤乾旱對開花結莢有不良影響,開花數、結莢數及莢內種子數減少。土壤水分過大時,下部葉片黃化,早脫落。空氣濕度過大會引起徒長、結莢不良。 菜豆具有深根性和根瘤菌,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仍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砂壤土或粘質壤土為好。土壤過於粘重、低溫、排水和通氣不良則生長不良,炭疽病重。菜豆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適宜的土壤pH為5-7.0,其中以州6.2-6.8最適宜。菜豆最忌連作,生產中應實行2-3年輪作。 菜豆生育過程中,主要吸收鉀和氮較多,還要吸收一定量的磷和鈣,才能良好發育。結莢期吸收磷鉀量較大。磷鉀肥對菜豆植株的生長發育、根瘤菌的發育、花芽分化、開花結莢和種子的發育等均有影響。缺乏磷肥,菜豆嫩莢和種子的品質和產量就會降低。缺鈣,幼葉葉片捲曲,葉緣失綠和生長點死亡。缺硼,則根係不發達,影響根瘤菌固氮,使花和...

燈籠果

燈籠果 燈籠果屬於醋栗科茶蔍屬多年生灌木。株叢高1.2 米左右,果子是一個套着燈籠型莢子的小圓果,比拇指大一點,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時味極酸,成熟後呈黄綠色,完全成熟後呈紫紅色,非常甜,可以用來烤果餅,做果醬。燈籠果花朵燈籠果原產祕魯和智利,但是並不是什麼重要得產品。當地人隨便吃一點,偶爾也在菜市場看到。但是被廣泛的引入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種。果醬和罐頭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經常出口。中部非洲國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園。 一、燈籠果的生育週期 1、發芽期:從種子吸水萌動到真葉露心為發芽階段,由播種到種子萌芽長出土,達到80%以上,大約需要7~15天。 2、幼苗期:苗出齊後,有80%的植株達到三片真葉,即第一個花萼形成前約20~30天。此期主要是根、莖、葉的生長時期,在生產上要採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長發育健壯的幼苗,為高產、優質、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期:從開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開的一朵花所持續的天數,為開花日數。最早開的第一朵花達5%的植株為開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後開的花,而漿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的日期為終花期。 4、結果期:結果期分為始期和終期。結果始期,即有5%的植株落花後,坐住果的日期。結果終期,即是終花期的花坐住果的日期。   5、成熟期:漿果成熟期,可分為始熟期和終熟期。始熟期,即有5%的植株第一個果成熟的日期。終熟期即最後充分成熟漿果的日期。燈籠果是由下向上陸續開花結果成熟的。第一個花果實膨大生長,第2~4朵花相繼現蕾、開花和結果。 二、燈籠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燈籠果性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以30℃左右發芽迅速;幼苗生長期20~25℃、夜間不低於17℃適宜生長;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0~25℃、夜間不低於15℃為宜,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氣溫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0℃以下植株受凍。經調查看,幼苗耐低溫能力不成熟,所以露地生殖時期不能過早,而必須在晚霜過後方可栽植。   2、光照:燈籠果對光照要求比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燭光範圍內,生長發育協調,果實品質優良。光照不足時,植株徒長而細弱,產量下降,漿果著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注意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3、水分:燈籠果需水較多,尤其在漿果開始成熟前期,枝葉和果實同時生長,需水較多,當漿果大量...

連通管原理與應用

英 文版, English version   中 文版, Chinese version 西班牙文版, Espanol version  連通管基本原理 1. 連通管原理指的是,在一般開放的空間中,幾個液體容器的底部都相通的裝置,而若任一容器內注入液體,則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的液面必在同一水平面。 2. 兩 端的大氣壓力一樣,但管內兩端的水受重力作用而各自下墜,下墜瞬間,在圓弧頂部拉出一個真空,因真空而有壓力差,此時兩端的大氣壓 力再次從兩端將兩管的水壓回,但壓回的力量是大氣壓力減去管內的水壓(F=(Patm-PH2O)*A),而長管內的水比短管內的水還要重,所以壓回的力 量是短管的壓力大於長管的壓力,所 以,虹吸管內的水就會不斷的由短管端流入而由長管端流出。   3. 如果我們用兩根連通管,所以效率會變成兩倍。 4. 如果用兩根連通管,但是其中一個連接抽水馬達 , 此時 一根連通管是抽水,所以另一根把水送回 , 大氣壓力將兩管的水平衡,所 以,一個馬達可以有兩倍的動力 , 水就會不斷的循環。 問題1:請比較上連通管與下連通管的差異? 問題2:請問雙連通管時,管徑與高度差的關係?   簡易潮汐開關  (外部連通管)  1.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外部的開口端。 2. 一旦水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它變成一個密封空間。由於水繼續上升,在水箱內水位繼續上升,但速度變慢。同時,水箱內水壓漸大。 3. 由於水位接近高水位線,壓力在開關內鐘將水位上升到臨界,造成部份水會先進入管道。 (同時會將管道上端部份空氣帶出,因為空氣在管內流動,也是噪音最大的時候) 4. 由於水在水箱到達高水位線後,體積空氣被迫壓縮管道,並透過虹吸作用,排出的空氣壓力後,進而開始大量排水。 (一旦開始大量排水,也是聲音最小的時候) 5 .水會一直流出,直到水位低到讓潮汐開關吸入空氣。然後,潮汐開關回歸起始位置。 6.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  可以參考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