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養耕共生範例

原文鏈結 http://leilagree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124350

Picture阿盛非常高興:他五月開始試驗「水耕養魚」──在桶裡養魚,桶頂放盤子種菜,不斷把魚水抽上盤裡淋菜,再讓蔬菜根部淨化水質。

水種農作物曾經在八十年代很流行,科學家在水裡加入蔬果所需的各式各樣的營養劑,不需要泥土,就沒有惱人的蟲害問題,種植也可移進實驗室裡,當時還一度宣傳是無菌無污染」,然而一乾二淨也就無神無氣,化學物質如何調配,也沒法代替土地的充滿力量的微量元素。
Picture可是水裡,有魚蝦有水草,也會如土地有生態系統。近年再次興起的混養方法,就是利用水裡的天然生態系統去種菜,例如台灣的水水世界」,便是成功在養魚池上種菜,口號很趣怪:上面種菜瓜、下面種魚蝦、順便釣青蛙。除了賣魚賣菜,還可一套套設備出售。

沒見過香港有魚塘這樣在水面種菜,還問過工廠式的室內養殖場,對方一聽便皺眉:菜有細菌,魚會病。」先不談淡水鹹水的問題,養殖的都是貴價石斑魚,蔬菜幾錢斤?根本不值得放在一起。

Picture唯獨是阿盛興致勃勃,試了又試。「傳統漁農業像基圍蝦利用潮間區的淺水地帶,非常懂得善用環境和不同的資源。然而如今知識愈來愈分門別類,不同的領域很少有合作,我就想,自己的農場如何可以多元化一點?」他剛好在網上看到aquaponics水耕養魚,馬上張羅一些大水桶和膠盤,試著不同方法裝上水泵。

第一次,把生菜、香草、南瓜苗等連盆放在水裡,很多過兩天便死掉了。阿盛於是先把花盆拿走,蔬菜根部多了氧氣,開始有起色,再加上一些碎石讓蔬菜旳根部抓住,很快便長大。

菜能長,魚呢?阿盛特地從母親的魚塘帶來七條鯉魚,鯉魚吃草,枯黃的菜葉正好拿來餵魚。然而魚一放,水裡的污染物便增加,來不及淨化,菜開始死掉。一棵死,很快便全部死光。

Picture「菜和魚的收量,好難平衡!」他說畢,擱下實驗忙別的事去,六月底再試,這次連續一整個月,蔬菜繼續長,幼魚更大了一倍!

關鍵是蔬菜不再長期浸在水裡,而是利用汽水膠樽做成的虹吸器」,水泵上來又流走,蔬菜等於一半時間在水裡,一半時間離水,就有足夠的氧氣。還有,飼料是問題,專家計算過:魚可以完全吸收的飼料大約只有兩成,吃剩的,連同排泄的,是污染的源頭。阿盛改餵麵包,少吃多餐,水質登時改善,他還額外放螺吃缸底的沉積物。

吃麵包和菜葉的,都不會是貴價魚。」但他志不在賣魚賣菜,而是希望把是整個系統帶入一般家庭,除了鼓勵認識生態,也是小小的城市農耕」。

他設計了一個十四吋大的魚缸,上面可以放兩三倍大的盤子種菜,已經成功種植的包括辣椒、泰國芫茜,天涼心思思會試種的是番茄和紅菜頭,想想紅菜頭這類根部作物,可以在眼前一點點地長大,好神奇!
Picture 家中魚缸容不下鯉魚,阿盛正在養的是河中小魚,計劃試驗的,還有各式各樣的金魚。 
BOX:九月工作坊

阿盛現在目前成功設計了三套「水耕養魚」系統,第一套是起初試驗的100公斤藍膠桶,他在想會否加舊浴缸,殖養不同的魚類。另外兩套就是特地為香港一般家居設計的玻璃魚缸,已經有不少農友想買回家。
 農場計劃在九月正式出售,整套系統大約七百多元,會有工作坊教授原理和打理的方法,並會跟進養殖和種菜的情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全日照  8個小時日照 瓜類、茄果類、豆類、山藥、豆薯(地瓜)。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中、強光性 蔬菜夏秋季生產,玉米、青椒、西瓜、南瓜、西紅柿、茄子、芝麻、向日葵類。 其次是根莖類,如:馬鈴薯、甜菜、胡蘿蔔、白蘿蔔、甘藷、山藥等等。至少需半日照,才能生長,芋頭雖喜歡全日照,但比其他蔬菜耐蔭。  需要中等光照大白菜、甘藍、芥菜、蒜、洋蔥。  長日性蔬菜白菜、甘藍、芥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菠菜、萵苣、蠶豆、豌豆、大蔥、洋蔥。 短日性蔬菜豇豆、扁豆、莧菜、空心菜。          中光性蔬菜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 菜豆 菜豆喜溫暖,不耐高溫和霜凍。菜豆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0-30℃;在40℃以上的高溫和10℃以下的低溫,種子不易發芽。幼苗生長適宜氣溫為18-25℃。花芽分化的適宜氣溫為20-25℃,過高或過低溫度易出現發育不完全的花蕾、落花。 菜豆對光照強度的要求較高。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健壯,莖的節間短而分枝多,開花結莢比較多,而且有利於根部對磷肥的吸收。當光照強度減弱時,植株易徒長,莖的節間長,分枝少,葉質薄,而且開花結莢數少,易落花落莢。 菜豆根系強大,能耐一定程度乾旱,但喜中度濕潤土壤條件,要求水分供應適中,不耐澇。生長期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最敏感,此期土壤乾旱對開花結莢有不良影響,開花數、結莢數及莢內種子數減少。土壤水分過大時,下部葉片黃化,早脫落。空氣濕度過大會引起徒長、結莢不良。 菜豆具有深根性和根瘤菌,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仍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砂壤土或粘質壤土為好。土壤過於粘重、低溫、排水和通氣不良則生長不良,炭疽病重。菜豆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適宜的土壤pH為5-7.0,其中以州6.2-6.8最適宜。菜豆最忌連作,生產中應實行2-3年輪作。 菜豆生育過程中,主要吸收鉀和氮較多,還要吸收一定量的磷和鈣,才能良好發育。結莢期吸收磷鉀量較大。磷鉀肥對菜豆植株的生長發育、根瘤菌的發育、花芽分化、開花結莢和種子的發育等均有影響。缺乏磷肥,菜豆嫩莢和種子的品質和產量就會降低。缺鈣,幼葉葉片捲曲,葉緣失綠和生長點死亡。缺硼,則根係不發達,影響根瘤菌固氮,使花和...

燈籠果

燈籠果 燈籠果屬於醋栗科茶蔍屬多年生灌木。株叢高1.2 米左右,果子是一個套着燈籠型莢子的小圓果,比拇指大一點,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時味極酸,成熟後呈黄綠色,完全成熟後呈紫紅色,非常甜,可以用來烤果餅,做果醬。燈籠果花朵燈籠果原產祕魯和智利,但是並不是什麼重要得產品。當地人隨便吃一點,偶爾也在菜市場看到。但是被廣泛的引入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種。果醬和罐頭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經常出口。中部非洲國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園。 一、燈籠果的生育週期 1、發芽期:從種子吸水萌動到真葉露心為發芽階段,由播種到種子萌芽長出土,達到80%以上,大約需要7~15天。 2、幼苗期:苗出齊後,有80%的植株達到三片真葉,即第一個花萼形成前約20~30天。此期主要是根、莖、葉的生長時期,在生產上要採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長發育健壯的幼苗,為高產、優質、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期:從開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開的一朵花所持續的天數,為開花日數。最早開的第一朵花達5%的植株為開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後開的花,而漿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的日期為終花期。 4、結果期:結果期分為始期和終期。結果始期,即有5%的植株落花後,坐住果的日期。結果終期,即是終花期的花坐住果的日期。   5、成熟期:漿果成熟期,可分為始熟期和終熟期。始熟期,即有5%的植株第一個果成熟的日期。終熟期即最後充分成熟漿果的日期。燈籠果是由下向上陸續開花結果成熟的。第一個花果實膨大生長,第2~4朵花相繼現蕾、開花和結果。 二、燈籠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燈籠果性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以30℃左右發芽迅速;幼苗生長期20~25℃、夜間不低於17℃適宜生長;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0~25℃、夜間不低於15℃為宜,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氣溫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0℃以下植株受凍。經調查看,幼苗耐低溫能力不成熟,所以露地生殖時期不能過早,而必須在晚霜過後方可栽植。   2、光照:燈籠果對光照要求比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燭光範圍內,生長發育協調,果實品質優良。光照不足時,植株徒長而細弱,產量下降,漿果著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注意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3、水分:燈籠果需水較多,尤其在漿果開始成熟前期,枝葉和果實同時生長,需水較多,當漿果大量...

連通管原理與應用

英 文版, English version   中 文版, Chinese version 西班牙文版, Espanol version  連通管基本原理 1. 連通管原理指的是,在一般開放的空間中,幾個液體容器的底部都相通的裝置,而若任一容器內注入液體,則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的液面必在同一水平面。 2. 兩 端的大氣壓力一樣,但管內兩端的水受重力作用而各自下墜,下墜瞬間,在圓弧頂部拉出一個真空,因真空而有壓力差,此時兩端的大氣壓 力再次從兩端將兩管的水壓回,但壓回的力量是大氣壓力減去管內的水壓(F=(Patm-PH2O)*A),而長管內的水比短管內的水還要重,所以壓回的力 量是短管的壓力大於長管的壓力,所 以,虹吸管內的水就會不斷的由短管端流入而由長管端流出。   3. 如果我們用兩根連通管,所以效率會變成兩倍。 4. 如果用兩根連通管,但是其中一個連接抽水馬達 , 此時 一根連通管是抽水,所以另一根把水送回 , 大氣壓力將兩管的水平衡,所 以,一個馬達可以有兩倍的動力 , 水就會不斷的循環。 問題1:請比較上連通管與下連通管的差異? 問題2:請問雙連通管時,管徑與高度差的關係?   簡易潮汐開關  (外部連通管)  1.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外部的開口端。 2. 一旦水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它變成一個密封空間。由於水繼續上升,在水箱內水位繼續上升,但速度變慢。同時,水箱內水壓漸大。 3. 由於水位接近高水位線,壓力在開關內鐘將水位上升到臨界,造成部份水會先進入管道。 (同時會將管道上端部份空氣帶出,因為空氣在管內流動,也是噪音最大的時候) 4. 由於水在水箱到達高水位線後,體積空氣被迫壓縮管道,並透過虹吸作用,排出的空氣壓力後,進而開始大量排水。 (一旦開始大量排水,也是聲音最小的時候) 5 .水會一直流出,直到水位低到讓潮汐開關吸入空氣。然後,潮汐開關回歸起始位置。 6.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  可以參考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