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錦鯉傳奇

鍾英哲的錦鯉行銷國際
在國際錦鯉大賽中奪冠
珍貴錦鯉不再是日本的天下了!台灣雲林崙背鄉下,欣昌錦鯉靠著家族兩代聯手經營錦鯉,成功行銷歐洲荷蘭、德國、美洲等地,在不少國際錦鯉大賽中打敗日本,連微風廣場家族的百萬錦鯉都來自欣昌錦鯉。
崙背鄉水尾村是很鄉下的地方,平日常有外地客到訪買魚,不少開著黑頭車來此尋找錦鯉或詢問錦鯉養殖,由於錦鯉品相不亞於日本,鍾英哲夫婦經營的錦鯉養殖,不斷受到市場矚目。
欣昌錦鯉的成功主要是行銷,什麼方式的行銷,造就台灣錦鯉游向國際呢?欣昌總經理鍾瑩瑩說,電腦科技的網際網路是關鍵,欣昌錦鯉的品質在業界一直受到好評,但為拓展更大的市場,只有運用網際網路直銷全球。

錦鯉史話說從前

欣昌的創辦人鍾英哲夫婦篤信基督教,原是純樸樂善的養殖戶,鍾英哲說,七十年代退伍後,看到稻子豐收價格低,欠收時價格高,覺得價格突兀,不合理,將水田闢成養殖場,初期養殖最夯的吳郭魚,曾到台北見到錦鯉展,便投入錦鯉養殖的行列,當時村民都笑他傻子,稻子可吃不種去養魚,最後還養不能吃的錦鯉。
為何投入那麼冷門的行業?鍾英哲說,他很喜歡錦鯉的色澤、體態與魚游泳,覺得可以讓人忘掉煩惱,就一直養到現在。鍾英哲養錦鯉是土法煉鋼,完全自己看書摸索,他說,剛養錦鯉時,看到魚死了趕快到台西水產試驗所,試驗所人員告訴他,不太懂錦鯉,此後,鍾英哲開始深入研究養殖方法。
「出社會的書,都是需要才去讀的」鍾英哲說,他買了顯微鏡,自學魚體解剖,看書研究疾病學。錦鯉的養殖生態,鍾英哲可說是大師級,水的溶氧量、PH值,如何影響魚的體型與產卵,連錦鯉幼苗何時放養,避免蝌蚪群吃魚苗都有學問,鍾英哲說,因為魚死的別人多,所以比別人懂更多,這些都是經驗換來的。

百萬錦鯉重視育種

鍾英哲曾任七年中華愛鯉協會理事長,直到今年六月才卸下職務,鍾英哲說,錦鯉的品系主要有十五種,其中以「御三家(紅白、大正、昭和)」最受市場歡迎,微風廣場董事長廖偉志,因水權租費問題,讓二條百萬錦鯉暴斃官司,其百萬錦鯉就是來自欣昌。鍾英哲說,錦鯉的審美觀來自日本,但東、西方偏愛的色澤有別,東方喜歡魚體帶紅色;西方偏愛帶有神祕的黑色。
剛開始養錦鯉,鍾英哲花了七、八年改良魚種,育種的過程很辛苦,都是投入金錢與時間賽跑,初期根本談不上回收,只要有錢就到日本買錦鯉,一條錦鯉日幣二十萬元,不知買了多少條,不斷的實驗育種,將最美花色的錦鯉基因保存,十年後,才開始有較好的利潤。

早期的欣昌錦鯉走的是內銷市場,育種的錦鯉約可抱卵三萬顆,孵化十萬尾魚苗,經過二次挑選品相,僅剩約一萬多隻,汰換的魚苗賣給夜市撈金魚業者、放生等,其餘依品相等價格販售,欣昌錦鯉的品相與體態在業界獲得肯定,不少企業與經銷商直接到養殖場挑魚。

國外的經銷商直接到養殖場批魚貨外銷,海外的市場很暢銷且熱門,不過有時卻發生不肖經銷商把欣昌錦鯉與其他魚貨相混,造成國外買主與顧客的抱怨。鍾英哲夫婦說,他們只會養魚,庄稼人不會說英語,根本不懂外銷市場,鍾英哲把當老師的二女兒請回來,負責行銷海外市場,欣昌錦鯉開始走向國際。

靠網路行銷拓展國際市場

鍾瑩瑩現年三十歲,是學藝術的國小老師,行銷與美感觀念新穎,鍾英哲請女兒擔任欣昌錦鯉總經理,負責行銷自己外行的國際市場,鍾瑩瑩打國際市場的祕密武器即是網路行銷,她不斷的參與世界各國的錦鯉大賽,幾乎與日本錦鯉業者同名,不斷的獲得品相的大獎。

鍾瑩瑩與顧問公司做市調,她本身懂外語與行銷,其弟弟是電腦工程師,製作中、英、德、法等語系版本,欣昌將國際得獎的錦鯉置在網路供人流灠,讓國外顧客直接詢問及下訂單,鍾瑩瑩說,隨身帶台筆記型電腦,她就可以做生意了。

由於時差不同,鍾瑩瑩經常在深夜負責答覆,讓海外的顧客即時得到訊息,鍾瑩瑩說,欣昌錦鯉是國內前五大錦鯉養殖場,但卻是台灣唯一外銷錦鯉,日本僅約有四家專做國際市場,要進國際市場,除了品相優之外,更有煩雜的貿易文件、檢疫等,欣昌委由代辦公司處理,而一般養殖戶根本不懂,因此踏入國際市場的門檻較高。

鍾瑩瑩負責海外行銷,欣昌錦鯉外銷比重已達八成,每月至少出貨五千隻,至今,數十萬隻錦鯉自來台灣,鍾英哲海外參展時更強調,來自台灣精品的錦鯉,國際魚商評定欣昌錦鯉達3A最高等級,八月的荷蘭參展抱回六冠軍、三亞軍及各種入選獎盃。

錦鯉代表東方文化,鍾瑩瑩說,國外展示時,會場佈置蘭花、田園造景及台灣烏龍茶,國外養錦鯉是要東方的文化氣氛,園藝、花卉、竹藝、飼料、水處理等,外呈是「靜」態來襯托「動」態的錦鯉,她說,錦鯉相關行業可以異業結盟,共同打拚歐美市場,目前欣昌錦鯉就是以此型態經營。

欣昌錦鯉將農業轉型「藝術化」的成功經驗,鍾瑩瑩受邀到台大農經系講授經驗,每年都有數萬隻代表台灣精品的錦鯉,透過網路交易與國外顧客直接採購,讓台灣錦鯉「游」到歐洲、美洲、南非等世界各地。──轉自《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蔬菜對溫度日照條件的要求 全日照  8個小時日照 瓜類、茄果類、豆類、山藥、豆薯(地瓜)。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中、強光性 蔬菜夏秋季生產,玉米、青椒、西瓜、南瓜、西紅柿、茄子、芝麻、向日葵類。 其次是根莖類,如:馬鈴薯、甜菜、胡蘿蔔、白蘿蔔、甘藷、山藥等等。至少需半日照,才能生長,芋頭雖喜歡全日照,但比其他蔬菜耐蔭。  需要中等光照大白菜、甘藍、芥菜、蒜、洋蔥。  長日性蔬菜白菜、甘藍、芥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菠菜、萵苣、蠶豆、豌豆、大蔥、洋蔥。 短日性蔬菜豇豆、扁豆、莧菜、空心菜。          中光性蔬菜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 菜豆 菜豆喜溫暖,不耐高溫和霜凍。菜豆種子發芽的適溫為20-30℃;在40℃以上的高溫和10℃以下的低溫,種子不易發芽。幼苗生長適宜氣溫為18-25℃。花芽分化的適宜氣溫為20-25℃,過高或過低溫度易出現發育不完全的花蕾、落花。 菜豆對光照強度的要求較高。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光照充足則植株生長健壯,莖的節間短而分枝多,開花結莢比較多,而且有利於根部對磷肥的吸收。當光照強度減弱時,植株易徒長,莖的節間長,分枝少,葉質薄,而且開花結莢數少,易落花落莢。 菜豆根系強大,能耐一定程度乾旱,但喜中度濕潤土壤條件,要求水分供應適中,不耐澇。生長期適宜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最敏感,此期土壤乾旱對開花結莢有不良影響,開花數、結莢數及莢內種子數減少。土壤水分過大時,下部葉片黃化,早脫落。空氣濕度過大會引起徒長、結莢不良。 菜豆具有深根性和根瘤菌,對土壤的要求不甚嚴格,但仍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砂壤土或粘質壤土為好。土壤過於粘重、低溫、排水和通氣不良則生長不良,炭疽病重。菜豆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適宜的土壤pH為5-7.0,其中以州6.2-6.8最適宜。菜豆最忌連作,生產中應實行2-3年輪作。 菜豆生育過程中,主要吸收鉀和氮較多,還要吸收一定量的磷和鈣,才能良好發育。結莢期吸收磷鉀量較大。磷鉀肥對菜豆植株的生長發育、根瘤菌的發育、花芽分化、開花結莢和種子的發育等均有影響。缺乏磷肥,菜豆嫩莢和種子的品質和產量就會降低。缺鈣,幼葉葉片捲曲,葉緣失綠和生長點死亡。缺硼,則根係不發達,影響根瘤菌固氮,使花和...

燈籠果

燈籠果 燈籠果屬於醋栗科茶蔍屬多年生灌木。株叢高1.2 米左右,果子是一個套着燈籠型莢子的小圓果,比拇指大一點,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時味極酸,成熟後呈黄綠色,完全成熟後呈紫紅色,非常甜,可以用來烤果餅,做果醬。燈籠果花朵燈籠果原產祕魯和智利,但是並不是什麼重要得產品。當地人隨便吃一點,偶爾也在菜市場看到。但是被廣泛的引入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種。果醬和罐頭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經常出口。中部非洲國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園。 一、燈籠果的生育週期 1、發芽期:從種子吸水萌動到真葉露心為發芽階段,由播種到種子萌芽長出土,達到80%以上,大約需要7~15天。 2、幼苗期:苗出齊後,有80%的植株達到三片真葉,即第一個花萼形成前約20~30天。此期主要是根、莖、葉的生長時期,在生產上要採取良好的措施,培育生長發育健壯的幼苗,為高產、優質、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期:從開第一朵花開始到最後開的一朵花所持續的天數,為開花日數。最早開的第一朵花達5%的植株為開花始期,以月、日表示,植株最後開的花,而漿果又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的日期為終花期。 4、結果期:結果期分為始期和終期。結果始期,即有5%的植株落花後,坐住果的日期。結果終期,即是終花期的花坐住果的日期。   5、成熟期:漿果成熟期,可分為始熟期和終熟期。始熟期,即有5%的植株第一個果成熟的日期。終熟期即最後充分成熟漿果的日期。燈籠果是由下向上陸續開花結果成熟的。第一個花果實膨大生長,第2~4朵花相繼現蕾、開花和結果。 二、燈籠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燈籠果性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以30℃左右發芽迅速;幼苗生長期20~25℃、夜間不低於17℃適宜生長;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0~25℃、夜間不低於15℃為宜,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氣溫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0℃以下植株受凍。經調查看,幼苗耐低溫能力不成熟,所以露地生殖時期不能過早,而必須在晚霜過後方可栽植。   2、光照:燈籠果對光照要求比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燭光範圍內,生長發育協調,果實品質優良。光照不足時,植株徒長而細弱,產量下降,漿果著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注意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和打尖、抹芽、整枝的必要性。   3、水分:燈籠果需水較多,尤其在漿果開始成熟前期,枝葉和果實同時生長,需水較多,當漿果大量...

連通管原理與應用

英 文版, English version   中 文版, Chinese version 西班牙文版, Espanol version  連通管基本原理 1. 連通管原理指的是,在一般開放的空間中,幾個液體容器的底部都相通的裝置,而若任一容器內注入液體,則當液體靜止時,各容器的液面必在同一水平面。 2. 兩 端的大氣壓力一樣,但管內兩端的水受重力作用而各自下墜,下墜瞬間,在圓弧頂部拉出一個真空,因真空而有壓力差,此時兩端的大氣壓 力再次從兩端將兩管的水壓回,但壓回的力量是大氣壓力減去管內的水壓(F=(Patm-PH2O)*A),而長管內的水比短管內的水還要重,所以壓回的力 量是短管的壓力大於長管的壓力,所 以,虹吸管內的水就會不斷的由短管端流入而由長管端流出。   3. 如果我們用兩根連通管,所以效率會變成兩倍。 4. 如果用兩根連通管,但是其中一個連接抽水馬達 , 此時 一根連通管是抽水,所以另一根把水送回 , 大氣壓力將兩管的水平衡,所 以,一個馬達可以有兩倍的動力 , 水就會不斷的循環。 問題1:請比較上連通管與下連通管的差異? 問題2:請問雙連通管時,管徑與高度差的關係?   簡易潮汐開關  (外部連通管)  1.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外部的開口端。 2. 一旦水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它變成一個密封空間。由於水繼續上升,在水箱內水位繼續上升,但速度變慢。同時,水箱內水壓漸大。 3. 由於水位接近高水位線,壓力在開關內鐘將水位上升到臨界,造成部份水會先進入管道。 (同時會將管道上端部份空氣帶出,因為空氣在管內流動,也是噪音最大的時候) 4. 由於水在水箱到達高水位線後,體積空氣被迫壓縮管道,並透過虹吸作用,排出的空氣壓力後,進而開始大量排水。 (一旦開始大量排水,也是聲音最小的時候) 5 .水會一直流出,直到水位低到讓潮汐開關吸入空氣。然後,潮汐開關回歸起始位置。 6. 由於水持續進入水箱,水在水箱和潮汐開關內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潮汐開關內的底部是連通的)。虹吸管是通到外部的。水會持續上升到內部的開口端。  可以參考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