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蚊香殺蟲劑 蚊子絕子絕孫!
記者謝禮仲/宜蘭報導‧攝影
天氣相對春天來得穩定的夏天即將逐漸接近,每到那個時節,政府也要開始宣導「清除家中積水容器,避免蚊子滋生,預防登革熱......」,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家戶清潔概念,然而,在宜蘭,卻有一個人,不但不「清除容器積水」,反而做了200多個積水容器,他說:「要殺蚊子,必須先養蚊子」,而且,蚊子還真的減少了!
![]() |
宛若森林環繞的潮溼環境, 三富農場竟然可以沒有蚊子? 怎麼辦到的? |
農場主人徐文良說,「人家來這裡是想呼吸新鮮空氣,不是來被蚊香嗆」,「以前,只要噴過藥,蚊子就沒了,但撐不了兩個禮拜,蚊子又多起來了,這實在是很困擾的問題」,喜愛大自然觀察、愛動腦筋的他,在一次自然觀察中,找到了徹底解決之道。
大約是十幾年前了,徐文良用來觀察地下蟲的魚缸,因為降雨積水,積聚了許多蝌蚪,高興沒多久,水中聚集了比蝌蚪數量多得多的孑孓,等到它們「長大」,不就是恐怖的「蚊子大軍」?
在水中摻入肥皂粉或漂白水,據說可以殺孑孓,但,那不是連蝌蚪、水中有益的生物,通通都殺光?把水倒掉呢?結果一樣!更何況,園區山林間,許多地方都有可能積水,偌大範圍,積水怎麼清得完?
既然積水清不完,清除積水也不是最有效的「滅蚊大法」,而蚊子喜歡在積水環境中產卵,那麼趁孑孓還沒來得及長大,就把它們消滅殆盡,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嗎?
![]() |
減少了蚊子的侵擾, 人們在三富農場更能自在 從事自然觀察與休閒活動。 |
這個理論想起來有道理,實際試驗之後,也確實行得通。雖然山中的蚊子多不勝數,也不盡然都會跑到他設置的容器中產卵,但基於蚊子的習性,「總有一天等到你」,只要來產卵,肯定「絕子絕孫」!就用時間來跟蚊子長期作戰。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這所謂的「蚊子陷阱」果真發生效用,不僅裡面的小生物、小魚兒快樂生活其中,園區內的蚊子數量真的減少了!
以一般的儲水容器積水引誘蚊子產卵固然沒錯,但容器內的水需要經常更換,否則,水中的氧氣不足,魚養不活,殺蚊的效果也沒了。園區那麼大,需要設置的積水容器那麼多,要一個個的換水,太費時費工,如果能讓水自動更換,問題不就解決了?
愛動腦的徐文良於是發明了「第二代的蚊子陷阱」。
因為,桶內的蓄水一旦增加,高過於連通管的高度,水就先從連通管流出,「上面收多少,底下就流出多少」,即使下大雨也不怕,而且,這樣的換水過程,是將積水桶底部的水先透過連通管流出,得以保持容器內的水「生生不息」。
![]() |
就是如小圖中的一根小管子, 徐文良利用「連通管原理」讓「蚊子陷阱」 可以自動換水,既達到誘殺蚊子的效果, 盆內不是死水一潭,反倒生機盎然。 |
徐文良說,「政府用的方式是防堵,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二代蚊子陷阱的成效,隨著時間累積,越來越顯著。「當然不可能把園區內的蚊子都殺光,但數量的確減少很多,至少在紫屋森林咖啡等戶外休憩區,蚊子就幾乎不見蹤跡,連小黑蚊也沒有」,談到這裡,徐文良露出自信的喜悅。
曾經有學校來到三富農場參觀,校長看到這樣的設計,感到相當有興趣,那位校長說,他們在學校裡種了許多「驅蚊植物」,但似乎效果不彰;徐文良的理解是,植物需要生長在有陽光照射的地方,但蚊子偏偏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驅蚊效果打折扣,或許是這個原因吧。
這種另類的「養蚊再殺蚊」的創意,透過休閒農業協會幾年來前往東南亞國家推廣台灣休閒農業的機會,也傳遞到那些國家,聽聞者無不躍躍欲試;徐文良說,最近還有馬來西亞、加勒比海國家來農場參觀學習,「二代蚊子陷阱」就是重點之一。
對於這種經過實驗具有實效的「養蚊再殺蚊」的創意,徐文良感到相當自豪,也非常願意與人分享,曾有人問他要不要去申請專利,他笑笑說:「這種方式不需要花費大錢,卻真的有效,只要有人願意學,我都願意免費教,希望的就是大家都能用更環保更有效的方法滅蚊,一起創造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 |
師法自然、了解本身條件、 善用自然工法,三富農場幾乎沒有蚊子叮咬 的困擾,還造就了相當天然的優雅環境。 |
留言